[发明专利]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02273.2 申请日: 2015-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5379752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9
发明(设计)人: 任相亮;马艳;姜伟丽;马小艳;马亚杰;胡红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53/08 分类号: A01N53/08;A01N43/16;A01P7/04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地址: 455004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杀虫剂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其食性杂、寄主多、分布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迁飞能力,属于农田作物中的毁灭性害虫。以往棉铃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且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棉铃虫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以及化学农药的连年施用,棉铃虫对多种农药的抗性正在逐年升高。

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苄基酯,又名功夫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广谱、速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来防治多种地表和公共卫生害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使害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亡。与其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相比,该药杀虫谱更广、杀虫活性更高、药效更迅速、并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使耐雨水冲刷能力更强、持效期延长。

高效氯氟氰菊酯因具有杀虫广谱性、相对安全性等特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杀虫剂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对该农药的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等现状加剧,从而加速了害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抗性的进程。尤其是在Bt棉种植之后,棉田刺吸式害虫如棉盲蝽、蚜虫、红蜘蛛等为害加重,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复配制剂在棉田用药量在逐年上升。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北方大部分棉区棉铃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水平较高,且有升高的趋势,因此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延长农药的使用年限或者避免抗药性害虫的产生,研究和开发高效氯氟氰菊酯菊酯增效剂具有良好的实际生产利用价值。

茶皂素(Teasaponin)又名茶皂苷,茶皂苷是山茶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类结构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的混合物,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加入茶皂素,能明显改善农药药液的理化性质,提高药剂在生物或植物体表的附着力,有助于药效的发挥,从而起到增效作用,降低对环境的毒性和污染。

茶皂素对鳞翅目昆虫具有一定的触杀和趋避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茶皂素持效期短,易于分解且使用浓度偏高,因此单用茶皂素效果不佳。虽然茶皂素作为一种杀虫剂对害虫的直接杀虫活性较低,但若添加到农药中,却能明显改善农药药液的理化性质和提高药剂在生物或植物体表的附着力,加之其在自然条件中易降解,残留期短,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因此将其作为一种农药增效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茶皂素分别添加到乐果、鱼藤酮、托尔克等农药中,对菜缢管蚜、柑橘全抓螨的毒力显著提高。因此,将茶皂素作为增效剂加入农药中使用,主要是通过降低农药药液的表面张力,提高药液在植物表面的黏着和湿润效果,提高药液的有效沉积量,从而起到提高药效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杀虫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在杀虫剂药液中加入茶皂素,从而有效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同时增加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所述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是由氯氟氰菊酯和茶皂素按照质量比0.7-7.5:3.3-6.7构成。

优选地,氯氟氰菊酯和茶皂素的质量比为5-7.5:3.3-4。

更优选地,氯氟氰菊酯和茶皂素的质量比为7.5:4。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组合物可以是乳油、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微乳剂等剂型。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棉铃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高效氯氟氰菊酯作为一种杀虫谱广、相对安全的杀虫剂,但长期的田间施用,棉铃虫对其抗药性呈升高趋势,而农药助剂(增效剂)--茶皂素的添加能明显改善农药的物理或化学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和减少施用量,有助于提高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杀虫效果。

(二)尽管茶皂素对鳞翅目害虫具有一定触杀和趋避作用,但其单独使用浓度较高,防效较低,实际利用价值较小。本发明将一定比例的茶皂素加入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中,不仅能降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茶皂素的使用浓度,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毒性和减少在作物上的农药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仿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2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