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质种植综合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2612.7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霞;张凤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霞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1/04;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质 种植 综合利用 方法 | ||
1.一种基质种植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基质:基质选沼渣两份、废菌棒一份,粉碎混匀后推起备用;
(2)、选地:选贫瘠地块,挖南北向的沟,挖出的土垫在沟两侧踩实;沟修好后内添32~33cm厚备好的基质踩实待种;
(3)、播种农作物:基质因沼渣肥份高,控制好作物的徒长,苗期蹲苗,拔节期叶面喷施矮状素,使茎秆粗壮节间短抗倒伏;作物小苗期浇灌水为沼液兑水稀释,之后浇灌水为沼液;
(4)、种植沟内的基质每年更换一次,淘汰的基质作为农家有机肥施于大田,淘汰基质施于大田铺2.5cm厚一层;如此两至三年后将大田育成优质高产田;
(5)、将基质种植和大田种植的所有收割残余物经粉碎,调整C/N和PH值,灭菌后接入食用菌菌种,栽培菇、耳类食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种植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修成的沟上宽55cm、底宽45cm、深35cm;沟长短依地块形状,沟与沟间距35~37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质种植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好的基质应堆放在地势高燥处,上苫塑膜以防雨水冲淋肥份流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质种植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播种玉米,具体如下:
①、选正规育种基地的中早熟品种,经播前种子处理,用播施器人工直播,每穴两粒,行距35cm、株距30cm;出苗后经蹲苗在其四叶一心时间苗,每穴留壮苗一株;后同大田管理;
②、选中晚熟品种,提前15天左右在温室用育苗盘育苗,当地温稳定在10℃左右,苗龄在三叶时,定向移栽到种植沟内,每亩载4900株,移栽后同大田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质种植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播种大豆,具体如下:
选正规育种基地的矮杆半矮杆抗倒伏丰产性好的中早熟品种,当地温稳定在7-8℃时,种子按播前处理后依行距22cm、株距20cm,用播施器每穴两至三粒直播于种植沟内,出苗后蹲苗、间苗,每穴留壮苗一株,后同大田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质种植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播种谷子,具体如下:
选当地适宜种植的春播中晚熟品种,经播前种子处理后,用育苗盘在温室内提前15天左右育苗;在苗龄四叶一心时,按行距25cm、株距14cm,移栽到种植沟内;苗期蹲苗,拔节开始后叶面喷施一次矮状素,使茎秆粗壮;后同大田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霞,未经杨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26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人床主体床体十字形四分体结构
- 下一篇:双人折叠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