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辅助微乳液法制备锂电负极材料Mn2CoO4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2762.8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吴晓燕;张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 | 分类号: | H01M4/50;H01M4/52;H01M10/0525;C01G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冷冻 干燥 技术 辅助 乳液 法制 备锂电 负极 材料 mn sub coo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冻干燥技术辅助微乳法制备锂电负极材料Mn2CoO4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备受关注。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理想的可充电电池,它不仅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及污染小等优点。随着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因此,研究与开发动力用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材料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动力用锂离子电池而言,其关键是提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而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提高的根本是电极材料,特别是负极材料的改善。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科技工作者开发出了层状结构的碳材料,碳材料是最早为人们所研究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商品化的材料,至今仍是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碳负极材料存在一些缺陷:电池化成时,与电解液反应形成SEI膜,导致电解液的消耗和较低的首次库伦效率;电池过充时,可能会在碳电极表面析出金属锂,形成锂枝晶造成短路,导致温度升高,电池爆炸;另外,锂离子在碳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较小,导致电池不能实现大电流充放电,从而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
Mn2CoO4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磁性材料,常用作燃料电池材料,目前也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转化和合金化反应具有较高的Li+储存容量。该材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途的锂离子负极材料。
本发明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辅助微乳液法制备Mn2CoO4,微乳液法有利于制备大小可控的纳米级颗粒,冷冻干燥技术能够使制剂具有疏松的绵状结构,在煅烧过程中有利于颗粒的细化。二者的结合有利于制备颗粒尺寸可控、较小的纳米Mn2CoO4颗粒,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辅助微乳液法制备锂电负极材料Mn2CoO4的方法。
一种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辅助微乳液法制备锂电负极材料Mn2CoO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将正丁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环氧氯丙烷加入到烧杯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其中正丁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环氧氯丙烷的体积比为10:0.5:0.1;
(2)按化学计量比将可溶性锰盐和可溶性钴盐溶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0-30分钟,向上述步骤(1)制得的均匀溶液中加入该盐溶液,然后超声10-30分钟;
(3)将步骤(2)制得的溶液转移至培养皿内,用保鲜膜盖好,-80℃下冷冻,将冷冻好的样品放入冷冻干燥机,抽真空,干燥10-24小时,干燥好的样品放入坩埚,马弗炉中600-850℃煅烧5-10小时,得到锂电负极材料Mn2CoO4。
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可溶性锰盐为醋酸锰、硝酸锰或草酸锰。
所述的可溶性钴盐为醋酸钴、硝酸钴或草酸钴。
本发明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辅助微乳液法制备Mn2CoO4,微乳液法有利于制备大小可控的纳米级颗粒,冷冻干燥技术能够使制剂具有疏松的绵状结构,在煅烧过程中有利于颗粒的细化。二者的结合有利于制备颗粒尺寸可控、较小的纳米Mn2CoO4颗粒,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100mA/g充放电流密度下的循环寿命图,Mn2CoO4首次放电比容量约为1277mAh/g,经过50次循环后,Mn2CoO4的放电比容量约为300mAh/g。且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廉,被认为是具有前途的一种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Mn2CoO4材料的XRD图;
图2为实施例1Mn2CoO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2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