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荷花品种‘秣陵秋色’的分子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4004.X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凤凤;刘晓静;姚东瑞;李乃伟;常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裴咏萍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荷花 品种 秋色 分子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荷花品种‘秣陵秋色’的分子鉴定方法。使用该组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检测获取其SSR指纹数据,根据该指纹数据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该荷花品种是否为‘秣陵秋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基因组SSR标记的荷花品种‘秣陵秋色’的分子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荷花(Nelumbo)也称莲花,是多年生挺水植物,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中唯一的水生花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荷花的群体花期长,而且在整个生长期都有观赏价值, 以其美观的形态、独特的清香而深受人们喜爱,为水景园林布置中的主题植物,是重要的夏季观赏花卉之一,也可用于插花和盆景。
我国分布的野生荷花资源为中国莲,花色包括红色、粉色及白色,植株高大,花型多样,除少瓣花型外,还有重瓣、重台、千瓣等。黄色荷花种类依然较少,其在花态及花型上多样性不够丰富。因此,通过与美洲黄莲杂交选育具有黄色基因且花型多样的新品种在荷花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大学和企业联合攻关,培育了一个优异的黄色系荷花新品种——‘秣陵秋色’。‘秣陵秋色’花似菊花,初开色较淡,盛开色变深,易开花,着花密度大,群体花期长,抗逆性佳、适应性广,广泛适应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15年已经通过江苏省农委鉴定。
‘秣陵秋色’是典型的营养繁殖型荷花新品种,其外部形态特征易受到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品种的真实性,给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带来影响。因此,寻找一种真实有效、不受环境影响,能够准确区分不同基因型的简单、有效的鉴别技术十分重要。
SSR(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技术是以PCR为基础的 DNA 多态性检测技术,具有共显性、稳定性好、多态性高和遗传信息量大的特点,与其他的分子标记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是理想的分子标记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荷花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克服了仅依据形态特征鉴定新品种的不确定性,且检测方法更为快速、准确、高效。
技术方案:
上述荷花品种‘秣陵秋色’的分子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1. 用CTAB法提取‘秣陵秋色’幼嫩叶片的DNA。
用荧光标记引物SSRM01(正向引物序列5-CATTTTGAAGTTTGGGGACAAAAG-3,反向引物序列 5-GACACTAGGCCCAAAGTAGAGGGT-3)对上述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检测分析,得到且只能得到该位点的片段大小为198bp 。
用荧光标记引物SSRM02(正向引物序列5-ATTTTCGAATCTCCCTCCCATACT-3,反向引物序列5-GAACAACAAAAAGAATGAGGATCTATTG-3)对上述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检测分析,得到且只能得到该位点的片段大小为214bp和238bp。
用荧光标记引物SSRM03(正向引物序列5-TGAATGTGAAAAGAAAAAGTCGCA-3,反向引物序列5-TGTACTACTTTCCTCGAAGACGGC-3)对上述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检测分析,得到且只能得到该位点的片段大小为136bp和148bp。
同时用以上3对引物对荷花某一新品种叶片DNA 进行SSR荧光扩增检测,每对引物得到结果与上述要求的SSR指纹数据完全一致,则表明该品种为‘秣陵秋色’。否则为其它品种。
2. 扩增及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