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饲料糠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04020.9 申请日: 2015-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6720972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 刘振宇
主分类号: A23K10/30 分类号: A23K10/30;A23K20/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3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1、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适应饲养牛、马、羊、猪、兔等家畜用的复合饲料糠。

2、背景技术

饲养牛、马、羊、猪、兔等家畜用的饲料中糠是主要的,特别是在这些家畜生长的前期,通常需要饲喂一些粗纤维饲料,以使家畜的骨架和体型增大,同时也节约精饲料的用量,达到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投入产出比,产生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一般农户养殖家畜使用糠料,多以单一品种使用,如饲料营养价值较好碾磨稻谷脱下的稻谷糠、蚕豆杆叶、碗豆杆叶打碎的豆糠;其次是其它粮食作物杆叶打碎的糠类,如玉米杆、荞麦杆经济粉碎得到的糠。这些糠均是以提供植物自身具有的粗纤维和少量淀粉为饲料只需主要成分。虽然是传统饲养的原料,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这些饲料原料既难于适应大规模饲养业在原料量上的要求,更难于增强家畜抗病防病能力,因为这些饲料糠中没有突出的含有增强家畜对疾病抵抗力的成分。同时一些目前还没有被利用的非粮食作物杆叶类植物却被做废物处理,如饲养蚕的桑树枝条中就有10 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和提高家畜的抗病能力,又如人工种植食用菌的收取菌体后的菌糠,每百公斤干料中,约有20%转化为子实体,20%变为热能消耗,则还有近60%左右营养物质未被利用留在料中,对提高家畜饲养质量都有重要效果的物质存在。而没有得到利用。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营养更丰富价格更便宜的复合饲料糠,以扩宽饲料来源,同时家畜食用后可促进消化和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同时开拓一些目前还被很好利用的桑树枝条的使用价值,形成一种的方便家畜饲养用的商品复合饲料糠。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复合饲料糠,包括粉碎桑枝、玉米秸杆、苕子杆叶、食用菌糠和各种杂草杆经处理后混合均匀而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桑枝占10-30%,玉米杆占10-30%,苕子杆叶占15-35%,食用菌糠15-20%,杂草杆叶占5-10%。

按上述配方比例取料,将原料中的桑枝、玉米秸杆、苕子杆叶、各种杂草杆干料先切成3-7cm长度的粗料,再放入饲料粉碎机中打碎成粒度为0.1mm-2mm的加工料;集中加工料喷洒加工料重量的0.1-0.5%生物复合酶,在混合机中混匀,促进加工料中粗纤维的软化和降解,利益家畜食后的消化吸收。放入制粒机中制成大小1.8-12mm 的颗粒,便于存放和使用,即为成品,包装待用。也可以先将加工料在造粒中成粒,凉至温度不高于40℃,再按加工料重量的0.3-0.5%取生物复合酶喷洒于制成粒的饲料糠的表面,让其吸附为成品。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组成物中的桑枝具有桑叶的药用成分、蛋白质和纤维素,既提供了家畜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又增强了家畜抵抗疾病的能力。组成物中有栽培食用菌后的菌糠,一是利用菌糠中的生物活化酶加速混合物的活化效果,二是菌糠中还存有部分残留食用菌和大量未转化利用的营养物质,可为家畜提供食用菌具有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维生素C,泛酸,烟酸,叶酸,硫胺素,比多醇和生物素等和磷、钾钠、钙、镁、铁矿物质以及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利益家畜健壮成长需要。其次,鲜杂草杆叶还可作为饲草,而干枯的杂草杆叶通常作为肥料成分,。组成物中的玉米杆、苕子杆叶粉碎后做饲料糠也较少,大都用于埋在地里腐熟后做肥料。把这些物料加工成复合糠,增加了糠中的组成物的多元化,丰富了糠中含有的各种组成物固有成分,使作为饲料的糠具有更丰富的营养,变废为宝,节约成本不小于30%,开拓了饲料新途径。

4、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配方实例:

1、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15%,玉米杆10%,苕子杆叶25%,食用菌糠15%,杂草杆叶8%。总量1吨料,加工成粒状饲料糠。

2、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10%,玉米杆20%,苕子杆叶20%,食用菌糠18%,杂草杆叶10%。总量1吨料,加工成粉状饲料糠。

3、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20%,玉米杆25%,苕子杆叶30%,食用菌糠17%,杂草杆叶10%。总量1吨料,加工成粒状饲料糠。

4、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20%,玉米杆15%,苕子杆叶15%,食用菌糠20%,杂草杆叶10%。总量1吨料,加工成粉状饲料糠。

加工方法实例

一、原料的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宇,未经刘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