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4533.X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郭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熟料 水泥 延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高延性水泥基材料是一种由应变硬化材料,因其优异的延性性能,可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抗震阻尼器、混凝土结构加固与修补等。普通高延性水泥基材料通常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等作为胶凝材料,粒径为100~200μm的磨细石英砂作为骨料来制备。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煤炭、石灰石、粘土等矿产资源,并排放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质地坚硬的石英砂的磨细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普通高延性水泥基材料的主要原材料的生产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消耗宝贵的矿产资源。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固体废物,矿渣是在高炉冶炼生铁过程中产生的国体废弃物。粉煤灰和矿渣均是我国当前排量非常大的工业废渣。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粉煤灰和矿渣排放量逐年增加,如果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增高空气中的P·M2.5含量,占用和污染土地。粉煤灰和矿渣中均具有火山灰活性,通过适当激发以后,具有足够的胶凝性能。粉煤灰和矿渣等火山灰质材料经激发后,可替代水泥作为高延性材料的胶凝材料。
尾矿砂是选矿中分选作业的产物之一,因其中有用目标组分含量最低,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已不宜再进一步分选,因此成为了一种数量极为庞大的固体废弃物。我国有将近100亿吨的尾矿,且每年以6亿吨的速度在递增,截至2015年,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有尚不足20%。我国每年要花费10-15亿元用于堆存尾矿,花15-25亿元用于维护尾矿库,尾矿堆存管理与维护不仅经济上不堪重负,而且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和突发性尾矿库溃坝事故。尾矿砂颗粒较细,级配良好,将其进行适当筛分后,可代替磨细石英砂用作高延性水泥基材料的骨料。
在建筑材料中将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对于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建筑产业的绿色化具有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无熟料水泥100份,细砂30-40份,外加剂0.5-3份,PVA纤维0.5-2.5份,水20-40份。
优选的,所述无熟料水泥由55-80份粉煤灰、10-40份矿渣、0-5份硅灰、2-5份激发剂组成,将上述材料按比例混合,并研磨成细度均匀的粉体。
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I级或II级F类粉煤灰,矿渣为S75级以上磨细矿渣,激发剂由苛性钠、苏打粉、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优选的,所述细砂为0.15-2.5mm连续级配的尾矿砂、人工砂,或天然河砂。
优选的,所述外加剂由100份聚羧酸减水剂、0-300份聚丙烯酰胺、0-300份三乙醇胺等组成。聚羧酸减水剂和聚丙烯酰胺为粉状外加剂,三乙醇胺为液体外加剂。
优选的,所述PVA纤维长度6mm-12mm,当量直径(40±5)μm,抗拉强度大于1400MPa,弹性模量大于30GPa。
该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强度等级为C20-C60,极限拉伸变形3.0%-6.0%,既能在陆地上施工,也可进行水下不分散施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5-80份粉煤灰、10-35份矿渣、0-5份硅灰、2-5份激发剂等材料按比例混合,并研磨成细度均匀的粉体,制得无熟料水泥。
(2)将无熟料水泥、细砂及粉状外加剂和PVA纤维按比例称好,搅拌均匀并装袋。
(3)在施工现场施工或实验室试验时,直接按比例加入水和液态外加剂。
(4)搅拌4-5分钟,浇筑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强度等级为C20-C60,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对承载力的要求,同时它的极限拉伸变形3.0%-6.0%,是混凝土的拉伸变形的200-500倍。既能在陆地上施工,也能在水下施工。无熟料水泥高延性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优异的延性,同时,极大提高了工业废渣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避免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环境污染和煤炭的消耗,提高了建筑产业的绿色化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1~6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状异形陶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绝缘电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