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4553.7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加药计量装置(10),污水絮体分离装置(20),磁种回收装置(30),污泥处理装置(40),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污水加药计量装置(10)供污水絮体分离装置(20)、磁种回收装置(30)、污泥处理装置(40)的槽池加药,污水经格栅井、格油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污水提升泵(50),污水絮体分离装置(20)的槽池依次包括混凝反应槽、泥水分离槽、贮泥槽,泥水分离槽上方设置污水絮体分离机(22),污水提升泵(50)将污水泵至的混凝反应槽内,混凝反应槽与泥水分离槽相通,污水絮体分离机(21)将泥水分离槽内的絮体收集并运至贮泥槽内,贮泥槽与磁种回收装置(30)相连,所述的污水絮体分离装置(20)、磁种回收装置(30)、污泥处理装置(40)的槽池内设置PH检测仪、液位计,PH检测仪、液位计反馈的信息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息分别控制污水加药计量装置(10)对应各槽池加药以及控制各水池的液位,污水絮体分离装置(20)处理的污水达标后排出,磁种回收装置(30)回收磁种理后的废水再由污泥处理装置(40)分离上清液、下沉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池内设置第一液位计(a1),第一液位计(a1)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所述的污水絮体分离装置(20)自污水提升泵(50)输出端依次包括混合搅拌装置(21)、污水絮体分离机(22),经混合搅拌装置(21)搅拌的污水至混凝反应槽内,混凝反应槽内的混凝剂使污质形成磁性絮体,混凝反应槽内设置的第一PH检测仪(b1)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与混凝反应槽联通的泥水分离槽内布置污水絮体分离机(22),污水絮体分离机(22)将污水内的磁性絮体吸起,靠近贮泥槽设置的刮泥板(23)将污水絮体分离机(22)上的磁性絮体刮至贮泥槽内,贮泥槽内设置第二液位计(a2),第二液位计(a2)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絮分离机(22)包括转轴、沿转轴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磁盘,驱动装置带动转轴同步转动,刮泥板(23)刮面紧贴磁盘布置,刮泥板(23)的上板面设置刮板导流槽,刮板导流槽延伸至污水贮泥槽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贮泥槽的底部设置污泥泵,污泥泵的输出端与磁种回收装置(30)相连,磁种回收装置(30)的水池包括第一、第二两个分水池(31、32),第二PH检测仪(a2)设置于第一分水池(31)内,第二PH检测仪(a2)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第一分水池(31)内设置第一搅拌器、第一磁鼓,第二分水池(32)内设置第二搅拌器、第二磁鼓,第一、第二磁鼓收集的磁种流至磁种贮罐(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分水池(31、32)的出水管与污泥处理装置(40)的污泥浓缩池相连,污泥浓缩池内设置第三PH检测仪(a3)、第三液位计(b3),第三PH检测仪(a3)、第三液位计(b3)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40)包括联通污泥浓缩池的污泥螺杆泵(41),污泥螺杆泵(41)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泵至箱式压滤机(42),污泥浓缩池的上部联通上清液回流管道,上清液回流管道与混凝反应槽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加药计量装置(10)包括加酸箱(11)、加碱箱(12)、PAC加药箱(13)、PAM加药箱(14)、磁种箱(15),污水加药计量装置(10)各箱与污水提升泵(50)输出端相连,位于该端的上流位电磁流量计,控制单元控制电磁流量计的开度,污水加药计量装置(10)的加酸箱(11)、加碱箱(12)与磁种回收装置(30)相连,污水加药计量装置(10)的加酸箱(11)、加碱箱(12)与污泥处理装置(4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泥水分离槽底部设置排污水管,排污水管的排口处设置第四PH检测仪(a4),第四PH检测仪(a4)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检测达标后控制单元控制排污水管的排口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5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管焊接暖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式炉的节能炉衬保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