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钒的高抗氧化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4843.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霞;黄志刚;王佳平;王文武;李杰;张新华;常赪;黄志林;龚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杨淑敏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氮化物 结合 碳化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含钒的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物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具有常温和高温强度高、热导率大、线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好、高温耐磨性优良、抗化学侵蚀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冶金、化学、电力、陶瓷、垃圾焚烧炉等领域。
高温下的氧化是氮化物结合碳化硅质耐火材料损毁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当碳化硅在空气中加热到800℃时即开始氧化,1000~1300℃时氧化速度缓慢。而水蒸汽能加速碳化硅材料的氧化,在有50%的水蒸汽气氛中,随温度的提高,氧化程度愈为明显,到1400℃时为最高,原因可能是水蒸汽改变了SiO2膜中的原子间距,降低了SiO2膜的粘度和密度。作为结合相的氮化物呈须状、柱状或片状,比表面积大,相比碳化硅颗粒,氧化温度更低,氧化速度更快。因此氮化物结合碳化硅在高温氧化(特别是水蒸汽环境)过程中生成大量无定型SiO2。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无定型SiO2逐步析晶,从而产生体积膨胀,形成应力,导致材料开裂,强度衰减,从而影响碳化硅材料在一些工业设备上的使用寿命,例如作为某些具有水蒸汽环境的垃圾焚烧炉的内衬。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急剧增多,全世界每年生产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生产近1.5亿吨城市垃圾,给环境造成极大压力,也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垃圾高温焚烧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既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还能实现对垃圾能量的回收利用并且可以降低或消除低温焚烧中产生的二恶英等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二十多年来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当前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处理的主要方式。作为垃圾焚烧炉的关键内衬材料,氮化物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需要具备各种有益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在充满水蒸汽的工作环境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水蒸气氧化性能,普通的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的使用寿命只有半年左右,而具备良好抗水蒸气氧化性能的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的使用寿命能达到2至3年。
垃圾焚烧炉用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市场目前主要由国外几家公司占据。而其每年的用量预计至少20万吨以上,因此市场前景巨大,未来对我国垃圾处理以及环境保护将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国际上通用ASTMC863标准检测材料的抗氧化性,以氧化后体积变化率评判碳化硅耐火材料高温抗氧化性。
Saint-Gobain专利US8003557B2涉及的是一种在氧化气氛下抗体积变化的氧氮化硅或氧氮化硅/氮化硅复相结合碳化硅产品:以碳化硅、金属硅、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其中加入硼添加剂以减小材料高温氧化时造成的体积膨胀。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氛下烧成氧氮化硅或氧氮化硅/氮化硅复相结合碳化硅产品。硼添加剂包含至少一种硼的化合物,加入量为0.05%~3%。该专利产品通过ASTM-C863标准检测后体积变化率为0.3~0.7%。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含钒的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钒的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所述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的原料包含有金属硅粉、碳化硅颗粒、碳化硅细粉、硅微粉;所述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的原料还包括有钒添加剂。
所述的钒添加剂为V2O5、VCl4、VFe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所述钒添加剂的加入量为0.1~3%。
所述钒添加剂的最优加入量为0.5~1.5%。
所述含钒的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中除钒添加剂外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硅粉3~25%、碳化硅颗粒60~70%、碳化硅细粉8~30%、硅微粉0~6%。
制备含钒的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含钒的添加剂充分分散在原料内,经混炼、成型、干燥、氮化烧成,形成含钒的高抗氧化性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其具体步骤如下:
(a)将碳化硅细粉、金属硅粉、硅微粉和钒添加剂预混成混合细粉,再将混合细粉与碳化硅颗粒和结合剂在混炼机中混匀,在成型机械上压制成型;
(b)将步骤(a)中压制成的生坯于60~200℃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不少于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