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于驾驶座椅背的锁链式的方向盘锁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5445.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岑 |
主分类号: | B60R25/022 | 分类号: | B60R25/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驾驶 座椅 锁链 方向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盗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向盘锁。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汽车被偷盗,人们通常使用方向盘锁将汽车的方向盘锁住。方向盘锁是利用锁具锁扣在汽车方向盘的环圈上,通过锁具上的卡制结构与汽车内部结构相互卡制,从而达到方向盘被锁制而无法转动的效果,从而达到汽车防盗目的。
目前的方向盘锁通常是独立于汽车的,人们需要另外购买方向盘锁。为了方便使用,方向盘锁通常放置于车厢中。然而,方向盘锁体积较大,且没有固定的存放位置,随意放置于车厢可能会妨碍汽车驾驶员,造成不便甚至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固定于车身的方向盘锁,该方向盘锁不使用时能够隐藏于车身中,不仅使用方便快捷,而且美观大方。
一种方向盘锁,包括车身固定机构、连接机构以及锁具机构;所述车身固定机构与车厢固定连接;所述锁具机构用于锁制汽车方向盘;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车身固定机构与所述锁具机构;所述车身固定机构固定于驾驶座椅背;所述连接机构为锁链;所述锁链的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具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座椅背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车身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收纳机构中;所述连接机构和锁具机构可收纳于所述收纳机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锁链的长度根据车身固定机构与方向盘的距离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锁链外周包裹有软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锁具机构包括双钩式方向盘锁、单钩式方向盘锁和棒球式方向盘锁。
进一步地,所述锁链包括多个相互串接的锁环。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固定机构采用铰链方式、锁扣方式、嵌入方式或焊接方式。
本发明的方向盘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向盘锁隐藏于车身中,使用时能够快捷方便地取出,不使用时隐藏于车身中,不会给驾驶员造成妨碍或危险;
2)本发明的方向盘锁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锁制汽车方向盘,因此,使汽车方向盘与车身相互锁制,能够进一步地保证汽车方向盘的锁制,从而保证汽车防盗性能;
3)本发明的方向盘锁结构巧妙,利用车身隐藏方向盘锁,因此方向盘锁不使用时也不会破坏车身的美观;
4)本发明的方向盘锁的锁具机构利用连接机构与车身配合锁制汽车方向盘,因此,可以不需要通过长长的锁杆与车身配合,从而可减小锁具机构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方向盘锁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方向盘锁的再一示意图。
图4和图5为双钩式锁具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单钩式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7为棒球式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汽车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的方向盘锁的另一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5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6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7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8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9的方向盘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车身固定机构,2为连接机构,3为锁具机构,31为卡钩,32为锁杆,33为锁芯,311为左半钩,312为右半钩,34为侧向卡槽,35为锁钩,4为方向盘,41为方向盘圆环把手,5为驾驶座,51为驾驶座轴承,52为驾驶座椅背,6为仪表盘,61为仪表盘上侧挡板,7为遮阳板,81为车厢顶部,82为车厢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方向盘锁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7所示,本发明的方向盘锁包括车身固定机构、连接机构以及锁具机构。车身固定机构用于方向盘锁与车身的固定连接。锁具机构用于锁制方向盘,使汽车方向盘无法转动,从而达到汽车防盗的效果。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车身固定机构和锁具机构。车身固定机构、连接机构以及锁具机构均包括多种结构设计。下面结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方向盘锁。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方向盘锁包括车身固定机构、连接机构以及锁具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岑,未经陈彦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5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