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床垫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8245.1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维克多·奥西格达;张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集团澳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G05D23/22;A47C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维尔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床垫 温度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充气床垫内气体温度的气体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气体温度控制系统系统包括进气组件,其具有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以抑制或促进气体流入和流出所述充气床垫。所述气体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进气组件流体连通的温度控制元件。所述温度控制元件位于所述外密封件内侧的充气床垫内。所述气体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指示进气组件开启和闭合所述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以及所述温度控制元件的操作。
根据《美国法典》第35篇第119(e)条的规定,本申请主张享有于2014年11月19日提交的、名为“充气床垫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081,803的权益,前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和实质通过引用整体地结合于本文中,全部如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主要涉及充气床垫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方法,特别是用于控制充气床垫内所含气体的温度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充气床垫通常用于代替传统的弹簧床垫、记忆海绵床垫、水床及其它作为临时搭建的供人睡觉用的床。通常情况下,充气床垫包含一带气密密封件的软质弹性材料腔室,以允许充气床垫在使用中充气并在使用后放气。虽然有些充气床垫必须由用户手动充气,但许多充气床垫包括一手动或电动泵以对充气床垫机械充气。为了方便用户,一些充气床垫腔室的特点在于:具有内置式电动气泵,其通过将一电线插入到一标准的高压电源或者移动电源(如电池)来接收电力。
虽然内置的电动气泵可方便地对充气床垫充气和放气,但它们可能缺乏用户期望的其它特性。具体地,内置的电动气泵可能无法加热或冷却该充气床垫内的空气,进而允许用户调节和控制所述充气床垫表面的温度。
因此,存在改进的系统和方法来解决上面提到的缺陷的需要。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针对这些和其它考虑。
发明内容
简单说来,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充气床垫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温度控制元件可以是内置电动气泵的一部分或可独立地连接到所述充气床垫的腔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气体温度控制系统可控制充气床垫内的气体温度,或者控制充气床垫内截面的气体温度。该气体温度控制系统可包括一进气组件,其具有抑制或促进气体流进和流出该充气床垫的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该气体温度控制系统还可包括与一所述进气组件流体连通的温度控制元件。该温度控制元件可设置在外密封件内侧的充气床垫内。该气体温度控制系统还可包括一控制器,其配置来指示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开、闭和温度控制元件的操作。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一用于控制具有气体温度控制系统的充气床垫中气体温度的方法可包括接收用户输入。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用户输入对充气床垫充气。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关闭气体温度控制系统的外密封件,以抑制充气床垫外面的气体流动并使气体从充气床垫内的气腔室流到气体温度控制系统。该方法还可包括基于所述用户输入控制充气床垫内气体的温度。任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关闭内密封件,以抑制气体从气腔室流入气体温度控制系统。
以上只概述了本发明的主题的一些方面,并不意味着是反映本发明的主题所要求保护的全部范围。本发明主题的其它的特征和优点都列在下面说明中,其从该说明可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践本发明的主题可得知。此外,无论是前面的概述还是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主题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本发明主题的多个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公开的主题的原理;并且,此外,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公开的主题的范围。
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具有气体温度控制系统的充气床垫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显示环境气体流入充气床垫中的气体温度控制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集团澳门有限公司,未经保利集团澳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8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