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曝气絮凝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0125.5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阳;翟计红;李炩;薛林海;车跃龙;陈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曝气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池和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空气连接管和曝气管设置在水处理池中,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向水处理池内通入曝气;
所述水处理池为上部开口的箱体结构,水处理池内由导流墙分隔为进水区、曝气絮凝区和出水区,水处理池的进水区上部设置进水管,水处理池的曝气絮凝区上部设置集渣管,水处理池底部设置排空管;
所述导流墙为垂直于水处理池底面的隔板,导流墙Ⅰ、导流墙Ⅱ、导流墙Ⅲ和导流墙Ⅳ将水处理池分隔为进水区、曝气絮凝Ⅰ区、曝气絮凝Ⅱ区、曝气絮凝Ⅲ区和出水区;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空气连接管和曝气管,鼓风机设置在水处理池外部,曝气管设置在水处理池内的底部,鼓风机通过空气连接管与曝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的上部设置的进水管与外部连通,所述导流墙Ⅰ的两侧为进水区和曝气絮凝Ⅰ区,所述导流墙Ⅱ的两侧为曝气絮凝Ⅰ区和曝气絮凝Ⅱ区,所述导流墙Ⅲ的两侧为曝气絮凝Ⅱ区和曝气絮凝Ⅲ区,所述导流墙Ⅳ的两侧为曝气絮凝Ⅲ区和出水区;
所述导流墙与水处理池底部相间封闭,与水处理池上端口相间持平;导流墙Ⅰ和导流墙Ⅲ的上端与水处理池上端口持平并且其下端与水处理池底部留有间距;导流墙Ⅱ和导流墙Ⅳ与水处理池底部封闭并且其上端低于水处理池上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有三组,曝气管Ⅰ组设置在曝气絮凝Ⅰ区,曝气管Ⅱ组设置在曝气絮凝Ⅱ区,曝气管Ⅲ组设置在曝气絮凝Ⅲ区;每个曝气管组至少有三根曝气管,每组的曝气管均匀布置在相应曝气絮凝区底部;每组曝气管组由一根空气连接管与鼓风机连接,曝气管Ⅰ组由空气连接管Ⅰ与鼓风机连接,曝气管Ⅱ组由空气连接管Ⅱ与鼓风机连接,曝气管Ⅲ组由空气连接管Ⅲ与鼓风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气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的每根曝气管上设置一排曝气头,曝气头上有气孔,曝气头的气孔将进入曝气管的空气传入曝气絮凝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管为上部开口的圆管,由集渣管Ⅰ和集渣管Ⅱ组成,水平设置在导流墙Ⅲ的上部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管设置在水处理池底部,包括排空管Ⅰ和排空管Ⅱ,排空管Ⅰ设置在进水区与曝气絮凝Ⅰ区连接处的底部,排空管Ⅱ设置在曝气絮凝Ⅱ区与曝气絮凝Ⅲ区连接处的底部,排空管Ⅰ和排空管Ⅱ上分别安装有排空阀Ⅰ和排空阀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01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积材料及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层手动曝光机PIN钉对位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