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油井注氮机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0450.1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安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E21B4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赵丝丝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油井 注氮机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油井注氮机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宝贵的能源资源,被广泛地运用。在第一次采油之后,传统的采油方法是(注 水和注天然气),但是,仍有70%的残余油保留在油藏中。开采这种残余油的方法,一般被 称为提高原油采收率(EOR)方法。通常,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每一种新方法都需要将一种流 体注入油藏,以增加油藏的能量,改善扫油效率,或设法改变原油本身的物性。提高原油采 收率(EOR)包括热采(蒸汽或火烧油层)方法即主要是改变原油的物性(例如使原油变稀); 化学方法—包括注入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性物质、或其混合物;注气包括天然气(CH4)、 二氧化碳(CO2)或氮气(N2)。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或提高天然气采收率的最佳方法之一,注 氮技术在中国是较为通用的一种二次开采技术。
由于油田在偏远地带,建立固定的生产氮气的注氮站通常受基础设施及电力等条件限 制,而且采完油后由于不能搬迁,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注氮机作为注氮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 新型设备在最近被开始使用,但在使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无法监控到油井注氮机的工作 状态,需要人工监控和调整油井注氮机的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油井注氮机监 控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理者无法准确和及时了解油井注氮机工作状态,导致需要人 工监控和调整油井注氮机工作参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油井注氮机监控系统, 包括:
油井注氮机;连接于所述油井注氮机以采集其工作参数的感应器;连接于所述传感器以 处理该工作参数的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用以调节工作参数的调整装置,连接于所述控 制器用以传输已处理的工作参数的通信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互联用以监控所述油井注氮机 工作状态的中央控制计算机,及连接于中央控制计算机以检测工作参数超出对应地预设工作 参数范围时,响起报警信息的报警模块。
作为优选地一种方案,所述感应器至少包括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 度传感器与一氧化碳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地一种方案,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与ARM 处理器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地一种方案,所述报警模块的报警方式为铃声报警、指示灯报警、语音报警或 提示信息报警的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地一种方案,所述通信模块为GPS模块、GPRS模块、GSM模块和WIFI模块 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地一种方案,还包括移动终端,与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互联用于监控所述油井 注氮机工作状态的移动终端。
作为优选地一种方案,所述移动终端为MP4、MP5、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或 笔记本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油井注氮机监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油井注氮机的各个工作参数,控制器将接收的各个工作参数进行数 模转换和智能算法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中央控制计算机显示,便于及时准确的监测 各个油井注氮机,检测各个油井注氮机的所对应的工作参数,当检测到相应地工作参数超出 对应的预设工作参数范围时,产生报警信号通知用户,同时,产生相应地调节指令,所述调 整装置根据调节指令调整所述油井注氮机对应的工作状态,使感应器采集地工作参数符合预 设参数范围,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可远程操控调节油井注氮机工作参数,提高了监控系统的 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油井注氮机监控系统结构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油井注氮机,2、感应器,3、控制器,4、通信模块,5、中央控制计算机,6、移动 终端,7、调整装置,8、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 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安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安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0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的动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语音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