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0831.X | 申请日: | 201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戈;陈复明;程海涛;叶玲;邓健超;张淑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竹藤中心;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缠绕 混凝土 浇灌 复合 柱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其特征在于,从外往内依次包括防护层、竹缠绕装饰结构、中部竹木复合缠绕结构和内部混凝土结构,所述竹缠绕装饰结构由竹质纤维带和内衬网格带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平面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而成,中部竹木复合缠绕结构由横向竹蔑单元或横向木质单板和纵向竹质纤维材料通过环纵向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而成,所述中部竹木复合缠绕结构采用环纵向缠绕,缠绕角度为25-86°,铺层顺序为:纵向竹蔑+纵向竹蔑或横向木单板+横向竹蔑,或纵向竹蔑+纵向竹筋+横向竹蔑或横向木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其特征在于,防护层在室内使用时采用木蜡油+青漆层,在室外使用时为环氧树脂+沥青橡胶,厚度为2-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其特征在于,横向竹篾厚1.70mm,宽7.60mm;纵向向竹篾厚度0.90mm,宽4.00mm;搭接长度为20m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控制缠绕张力和预定线型的条件下,将竹质纤维带和内衬网格带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平面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在一定内腔尺寸的芯模或内衬上,加热固化,脱模后形成内衬层;
S2、将横向竹蔑单元或横向木质单板和纵向竹质纤维材料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在内衬层上,缠绕角度为25-86°,铺层顺序为:缠绕角度为25-86°,铺层顺序为:纵向竹蔑+纵向竹蔑或横向木单板+横向竹蔑,或纵向竹蔑+纵向竹筋+横向竹蔑或横向木单板,加热固化,脱模后加外防护层形成竹缠绕管体;
S3、将水泥、砂石、石灰和水按照质量比1.2~2.5∶0.8~3∶0.2~1.6∶1~4的比例配置混合均匀后加入纤维0.1~5kg/m3;
S4、在所得的竹缠绕管体中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预埋钢筋笼,找一块有深沟的空地,将预埋过钢筋笼的竹缠绕管体吊立并用刚性模具和塑料薄膜封住底部端口,树立在低洼处,方便地面施工;
S5、在立式振动平台上通过浇灌口向步骤S4所得的竹缠绕管体内输送混凝土,浇灌时长控制在5~25min内,浇灌完成后采用立式平台振动以密实混凝土,得竹缠绕混凝土柱体;
S6、将所得的竹缠绕混凝土柱体放置于45~85℃蒸汽中进行养生2~10hr,完成养生后,放入恒温库,维持温度在30~50℃,湿度在RH30~65%,放置2-4天,得成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胶液为加填料改性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其他具有耐久性的热固性树脂,保持一定的初粘性和流动性,黏着在竹蔑单元表面并能填补竹材单元之间的空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竹质纤维材料是竹材经过分丝帚化或径向破篾后,通过胶合或接长制备的可供缠绕的、连续均匀的竹篾带或竹束纤维卷,规格为:0.5-1mm*180-200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竹缠绕管混凝土浇灌复合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高强度的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化学合成纤维或天然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竹藤中心;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际竹藤中心;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08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外墙可控遮阳装置
- 下一篇:一组无冷桥自保温墙体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