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1544.0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2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超文;林霖;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84 | 分类号: | A61B5/048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听觉 诱发电位 检测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前端放大器、声音刺激器以及用于利用双DMA控制器协同双存储区轮存机制来同步进行刺激声播放和脑电信号采集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模拟前端放大器和声音刺激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内核、第一DMA控制器、第二DMA控制器、虚拟地址映射器以及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所述内核分别与第一DMA控制器、虚拟地址映射器以及第二DMA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DMA控制器、虚拟地址映射器以及第二DMA控制器均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连接;
所述声音刺激器与第一DMA控制器连接,所述模拟前端放大器分别与内核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包括用于缓存刺激声信号的第一缓存区以及用于交替缓存由模拟前端放大器传来的脑电信号的第二缓存区和第三缓存区,所述第一缓存区与第一DMA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缓存区和第三缓存区均与第二DMA控制器和虚拟地址映射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存储刺激声信号以及将刺激声信号传输至第一缓存区进行缓存的SD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分别与内核、第一缓存区以及第二DMA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模拟前端放大器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模拟前端放大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播放刺激声的耳机,所述耳机与声音刺激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通讯模块、附加功能模块、刺激模式模块、信号检测模块以及数据管理模块。
9.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内核启动第一DMA控制器工作,所述第一DMA控制器将第一缓存区中单个刺激时长的刺激声信号传输至声音刺激器,从而进行刺激声播放,同时,内核发送启动指令至模拟前端放大器,从而使模拟前端放大器进行脑电信号的采集,并且所述模拟前端放大器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传输至第二缓存区进行缓存,所述脑电信号存放的开始位置在第二缓存区的同步标记位之后;
B、第一DMA控制器将单个刺激时长的刺激声信号全部传输至声音刺激器后,内核触发第一DMA控制器中断,进而进入中断处理程序;
在中断处理程序中,内核启动第二DMA控制器工作,所述第二DMA控制器将第二缓存区中的同步标记位和脑电信号上传至上位机中,并且内核通过虚拟地址映射器将下一个用于缓存脑电信号的缓存区地址映射为第三缓存区的地址,以及将刺激扫程次数加1,然后中断处理程序结束;
C、判断刺激扫程次数是否小于预设次数,若是,则重新返回执行步骤A;反之,则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便携式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还设有初始化这一步骤,所述初始化包括:
初始化刺激扫程次数为0;
初始化第二缓存区和第三缓存区,在第二缓存区和第三缓存区的头部均写入0x700000和0xFFFFFF这两个数据,并且将连续出现的0x700000和0xFFFFFF定义为同步标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15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激活区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脑电波采集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