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拟青霉属真菌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1853.8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0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金忠民;刘丽杰;金一峰;陈阳;朱琨;李丹;赵婧彤;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B09C1/10;C12R1/7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马鑫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青霉属 真菌 保藏 中国典型培养物 微生物保藏号 吸附能力 吸附条件 吸附效果 重金属镉 高抗性 抗逆性 拟青霉 铅污染 抗性 菌株 抑菌 应用 治理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拟青霉属真菌及其用途。所述的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sp.)真菌,命名为拟青霉QD10,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在武汉大学,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CTCC NO.M 2015405,保藏日期为2015年6月26日。该拟青霉属真菌QD1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镉(Cd2+)1000mg/L,共同抗性为800&1500mg/L(Cd2+&Pb2+)。通过研究吸附条件能够改善其吸附效果,提高吸附能力,使高抗性QD10菌株自身抗逆性更强,因此可将其应用于重金属镉或铅污染治理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拟青霉属真菌,特别涉及一株拟青霉属真菌QD10菌株及其用途。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增加,带来了一个全球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环境污染,特别是工业废物排放、农用化学品的随意处理,给土壤、河流等造成很大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目前为止,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铅约5×105万kg,汞约1500万kg等。还有研究表明,一些进入市场的初级农产品有重金属残留物,如镉米等。这些进入食物链,会给自然环境甚至人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因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的开展对于整个人类和生态环境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已得到多方关注,尤其是对铅镉污染的土壤修复。铅、镉属于五大污染重金属,其污染范围很广,水体、土壤等均受其害。特别是土壤,近些年来污染范围越来越广。据统计,我国约有1.3×104hm2耕地受到铅等重金属严重污染,致使粮食减产达1.0×107t。含铅汽油的使用也加重了土壤中铅的污染。近些年,在对蔬菜等可食用农作物的检测过程中发现有铅、镉超标的现象。
土壤铅镉的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植物方面,首先会导致产量下降,严重的植物会死亡。在人和动物方面,铅、镉对动物和人的毒害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铅积累过量会导致肾脏衰竭、智力下降等中毒症状。镉积累过量可能会导致“痛痛病”,引起肾小球功能衰竭等疾病,影响动物的生产活动,严重的重金属会遍布动物全身。
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常见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修复以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热门的重金属土地污染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水体是指通过生物体与重金属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来减轻重金属对于环境的危害。在生物修复方法所用的生物材料中,真菌材料具有生物量大、重金属吸附容量大、吸附后金属易回收等众多优点。而微生物代谢物质如胞外多糖,几丁质等也参与重金属的吸附与固定化过程。这主要是基于微生物细胞表面的功能基团,如羟基,羰基,巯基和胺基基团等,这些功能基团能够与重金属阳离子有效地结合,从而具有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真菌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是污染治理研究和运用的重点。
本发明经筛选和鉴定得到了一株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sp.)真菌QD10菌株,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镉(Cd2+)1000mg/L,共同抗性为800&1500mg/L(Cd2+&Pb2+)。通过研究吸附条件改善其吸附效果,提高吸附能力,使高抗性QD10菌株其自身抗逆性更强,更有利于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拟青霉属真菌,该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镉(Cd2+)1000mg/L,共同抗性为800&1500mg/L(Cd2+&Pb2+)。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的拟青霉属真菌在重金属镉或铅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1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