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漆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2020.3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花;褚银玲;杨亮;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漆 烘干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具漆面烘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实木家具的水性漆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实木家具的表面涂饰是家具生产中除造型设计以外影响其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家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给人们实际的使用价值外,还提供一定的观赏性。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客户要求的提高,家具厂对涂料的环保性要求也越来越高,NC涂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仅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还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浪费;另外,该涂料还极易燃烧、爆炸,施工时存在较大隐患。水性漆相对于溶剂型漆,具有以下优点:所有分散体主要是水,极大程度上消除了施工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仅含少量或者是不含低毒性的醇醚类有机溶剂,改善了工厂的施工环境,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多为单组分类型,施工方式简单;在含水的湿表面或者是潮湿的环境可以直接涂覆施工,对素材表面的适用性好,涂层附着力强;涂装工具可以直接用水清洗,大大减少了清洗溶剂的消耗,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水性漆具有环保、节能、安全、使用方便等优点。水性家具涂料的优势在于:经济实惠、毒性低、耐黄变、涂膜好和非易燃。在具备以上优良特性的同时,它最低限度地减少了有害物质,从而保证无论是在涂装过程还是在日常使用中,人和环境都能得到更好环保。
目前,水性漆多用于汽车行业,用于家具行业的涂装才刚刚起步,很多技术问题都处于摸索阶段。而烘干在整个家具涂装工艺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烘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具的外观及质量。水性漆用于家具行业的烘干系统要求系统合理、制作容易、加工费用合适、成品率高,不能出现工件表面起针孔、开裂、色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组成简单、构造合理、便于加工且成品率高的适用于实木家具的水性漆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漆烘干系统,包括烘干室、设置在烘干室内的热风循环加热装置、设置在烘干室外的除湿装置及用于监测与控制烘干室内温湿度的控制系统;所述热风循环加热装置主要由加热盘管、循环风机及与循环风机相连的电机组成,所述加热盘管内采用热水换热。
进一步,所述除湿装置主要由冷冻水盘管及除湿循环风机组成,所述除湿循环风机与烘干室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热风循环加热装置有多组,均布设置在烘干室内顶部处。
进一步,所述烘干室两端设有用于封闭端口的仿形门。
进一步,所述烘干室内还设有输送链。
进一步,所述仿形门顶部设有风幕装置。
进一步,所述烘干室上还设有排汽装置。
利用上述水性漆烘干系统进行实木家具水性漆烘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冷炉升温至40~60°;
2)放入工件,加热盘管热水换热,循环风机带动烘干室内的空气换热,使水性漆内水分脱离工件表面;
3)控制烘干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控制系统监测烘干室内湿度,当湿度超过40~60%,运行除湿装置,除湿循环风机将烘干室内空气抽到除湿装置中,通过冷冻水盘管与冷冻水交换热量,快速析出水分,待空气湿度达到要求范围内再送入烘干室内。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控制系统监测烘干室内湿度,当湿度超过40~60%,开启排汽装置,待烘干室内温湿度达到要求范围内再关闭排汽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热风循环加热装置布置在室体内部,同时有辐射和对流作用,换热效率高;抽出的烟气进行除湿后又送回烘干室,除湿后的烟气温度降低不多,大大地降低了能耗;仿形门与风幕装置的设置降低了热量外溢,节约了能源。
2、工艺流程清晰明了,便于实施;通过准确控制烘干室的温度与湿度,使得产品表面质量好,不会出现开裂、泛黄、起针孔等现象,解决了水性漆用于实木家具行业所存在的烘干问题,保证了烘干质量。
3、系统整体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产能高,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