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2602.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单明军;邵磊;王伟;陈建峰;李慧娟;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醛 生产 污水处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臭氧发生系统(2),所述臭氧发生系统(2)包括臭氧排出口;以及
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包括来水口、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液口以及与所述臭氧排出口连接的第一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的所述来水口连接有来水池(1),并且所述来水池(1)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之间串联有第一泵和第一液体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排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还串联有臭氧浓度计和气体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口下游依次串联有缓冲罐(4)、生化池(5)以及沉淀池(6),所述沉淀池(6)包括沉淀物排出口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至外部处理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超重力反应器(8),所述第二超重力反应器(8)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液口连接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的第二进气口、与外部处理设备连接的第二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液口,
其中,所述第二排液口下游依次串联有缓冲罐(4)、生化池(5)以及沉淀池(6),所述沉淀池(6)包括沉淀物排出口和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还串联有第一超重力反应器产水罐(7),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产水罐(7)与所述进液口之间串联有第二泵和第二液体流量计。
7.一种使用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装置的聚甲醛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将聚甲醛污水和所述臭氧发生系统(2)所产生的含臭氧的气体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
在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中形成超重力环境,使得聚甲醛污水与含臭氧气体接触反应;以及
将反应后产生的第一气体和第一液体分别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气体经外部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缓冲罐(4)对第一液体中的臭氧进行分解;
将分解后的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生化池(5)进行好氧生化;
将生化后的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沉淀池(6)进行沉淀;以及
将沉淀后的第一液体和排泥分别排放。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反应后的所述第一气体和所述第一液体分别输入第二超重力反应器(8),
在所述第二超重力反应器(8)中形成超重力环境,使得所述第一气体和所述第一液体再次接触反应;以及
将反应后产生的第二气体和第二液体分别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气体经外部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缓冲罐(4)对第二液体中的臭氧进行分解;
将分解后的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生化池(5)进行好氧生化;
将生化后的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沉淀池(6)进行沉淀;以及
将沉淀后的第二液体和排泥分别排放。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中的气液流量比在2-1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3)中被输入的含臭氧的气体的臭氧浓度在10-180mg/L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化池(5)内进行好氧生化的停留时间为20-70h。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环境的超重力水平在10-1000g的范围内,其中g为9.8m/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6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古龙酸脱钠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