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体马达、位置估计装置和马达驱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5005.4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崇;小池孝尚;铃木晴之;吉水英毅;山本典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37/10;H02P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徐东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体 马达 位置 估计 装置 驱动 控制 | ||
1.一种永磁体马达,其包含:
转子,其被配置为包括旋转轴和在外围上的多个磁化转子磁体,其中所述转子磁体被磁化以交替地形成N极和S极;
第一环形爪极单元,其内周界面对所述转子磁体,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被配置为沿所述内周界包括多个第一爪极,所述第一爪极彼此紧邻并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向上轴向和所述旋转轴的向下轴向上交替地延伸,所述第一爪极的底侧形成环形;
第二环形爪极单元,其内周界面对所述转子磁体,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被配置为沿所述内周界包括多个第二爪极,所述第二爪极彼此紧邻并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向上轴向和所述旋转轴的向下轴向上交替地延伸,所述第二爪极的底侧形成环形;
第一开口部分,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的第一连结表面中,以便于连结到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以及
第二开口部分,其形成在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的第二连结表面中,以便于连结到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即所述第一开口部分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的中心与向下延伸到所述第一连结表面的所述爪极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马达,
其中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多个所述第二开口部分,
在所述开口部分之间形成多个磁路缩窄部分,
所述第一开口部分、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和所述磁路缩窄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周向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磁路缩窄部分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体马达,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的内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的内边缘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体马达,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的外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的外边缘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体马达,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多个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分别沿着周向方向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中和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中,其中
在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中,沿着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形成时所沿着的周向方向,在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之间形成弧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体马达,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的所述凹槽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体马达,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爪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环形爪极单元的所述凹槽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
8.一种位置估计装置,其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体马达;
高频发生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供应给所述永磁体马达的电枢线圈的高频信号;
电流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高频电流分量,所述高频电流分量是对所述高频信号的响应;以及
位置估计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高频信号和所述高频电流分量估计包括在所述永磁体马达中的所述转子的位置。
9.一种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位置估计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50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隐极内散热转子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