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型钢端面铣削焊接坡口工装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6151.9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胡永海;王鸿基;张莹;华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C3/12;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715***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端面 铣削 焊接 工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在声屏障使用175号H型钢作立柱,将其端面与底座钢板平面焊接时,由于H型钢的两个翼板的厚度各为11mm,腹板的厚度为7.5mm。而焊接技术要求材料的厚度超过6mm时必须对焊接面加工出坡口,才能保证焊接质量。
可是标准热轧H型钢本身的允许公差达到5mm,加上转运过程中的磕碰变形,使H钢两个翼板之间的距离得不到固定的尺寸。但是在铣削坡口时,图纸及技术要求规定的是铣削坡口的角度和深度,铣削后,H型钢本身的允许公差的5mm依然存在。
在设定连续生产作业的情况下,铣削H型钢端面的焊接坡口时,H型钢采用V形块对顶自动对心定位夹紧,如果针对两个翼板的两只铣刀吃刀深度设定3.5mm×45°,沿两个翼板的外表面之间175mm的距离同时走刀加工时,走刀后铣去的宽度为3.5mm×2=7mm,铣削后H型钢的剩余宽度为175-7=168mm。
显然,对于最大公差距离为170mm的H型钢来说,因为铣刀是在动力头上按固定的175mm距离走刀,走刀后铣去的宽度仍然为为3.5mm×2=7mm,等于这5mm的公差没有经过铣削;实际上是0~5mm的公差材料都会依然存在,加工后得到的是尺寸不一致系列产品。
后果是:没有一个固定的、一致的准确定位基准,最终无法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只能依靠劳力密集型手工、单件作业、增加成本,而控制量、提高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实际加工结果还有:铣削时,H型钢夹紧后,两个翼板等于悬臂梁,吃刀受力后产生颤动,导致加工设备振动,产品质量不受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H型钢端面铣削焊接坡口工装的工艺,涉及保证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工艺措施,尤其是不论热轧的标准H型钢公差在什么程度,都能得到一致的定位基准。
首先在H型钢上料的行程上,经过与其型号一致的连续轧辊的滚压修型,等于经过冷加工、加工硬化后,再在V形辊道自动定心的限制性措施中进入切削加工工位。
在H型钢端面铣削坡口加工时,H型钢属于直杆,需要有一定距离(力臂)的两点定位。同时考虑H型钢的热轧成型靠的是模具挤压,翼板的根部严格按规格标准设计,所谓变形主要是指两个翼板冷却收缩时的无限制引起,所以,为了保证后序加工产品的质量,从加工焊接坡口时,就要依靠工装夹具,逐步找回H型钢的变形。其中:
(1)铣削时的第一个受力点定位时,H型钢随意夹紧后,两个翼板等于悬臂梁,热轧形成的公差因素即便经过滚压修型、加工硬化措施,吃刀受力后仍然会产生颤动,导致加工设备振动、刀具受损。所以,首先要对H型钢的翼板之间内表面使用标准距离尺寸的芯模进行强制定位,再使翼板外表面强行向内靠紧,进行二次强制性挤压冷加工修正形状,同时得到加工定位,避免受力颤动。
(2)为了避免二次强制性挤压冷加工修正形状时,H型钢尾部的第二个定位点定位偏移,H型钢加工件是在V形辊道自动定心的限制性措施中进入切削加工工位。
(3)第二个定位点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固定的阻力臂,防止工件在加工受力时产生转动。由于以翼板的断面为对象进行夹紧时,会使翼板产生变形,进而导致吃刀受力后阻力臂的颤动,使夹紧力减小、工件产生松动,所以必须要以翼板根部V形自动定心,然后在翼板根部的腹板上实施压紧。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使机械加工时,工艺装备对工件实施的的限制手段达到工件设计的技 术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并满足了自动化连续生产工序的技术条件。
本发明的优点是:装夹过程成为对H型钢修型的过程,在两个定位点上都避免了装夹后H型钢翼板吃刀受力后产生颤动的可能性。
其最大的优越性是:可以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H型钢的轴测图;
图2是声屏障使用H型钢立柱时,端面需要铣削坡口后与底座钢板焊接在一起的轴测图;
图3是声屏障使用H型钢立柱与底座钢板焊接在一起的放大轴测图;
图4是H型钢端面铣削后形状的放大轴测图;
图5是H型钢单侧翼板铣削后形状的放大轴测图;
图6是H型钢在上料时进入旋转的、上、下固定的轧辊区域的示意图;
图7是H型钢端部装夹定位示意图;
图8是H型钢尾部装夹定位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工艺的工步。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交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6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