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品中辅酶Q10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6644.2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娜;刘美君;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2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品 辅酶 sub 10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柱色谱法来测试材料,尤其是一种保健品中辅酶Q10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10(CoenzymeQ10)又称泛醌(Ubiquinone,缩写UQ),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其结构与维生素K、维生素E和质体醌相似。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能激活人体细胞和细胞能量的营养,还能保持膜质流动性,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临床研究表明,口服辅酶Q10对于治疗帕金森综合症、亨廷顿舞蹈病及阿尔茨海默症等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衰老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医学上广泛用于心血管、肝脏疾病、急性炎症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被认为是一宗辅助性抗癌药,受到普遍重视。
在欧美国家,辅酶Q10广泛应用在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中。近年来,在我国辅酶Q10不仅限于医药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拓展到了保健食品中。目前,只有在药典二部(2010年版)针对药品提出了药品中辅酶Q10含量检测的参考方法,但是还没有保健食品中辅酶Q10含量的统一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快速、提取效率高、检测试剂对人体伤害小的保健品中辅酶Q10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品中辅酶Q10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经过下列工艺步骤:
(1)移取适量辅酶Q10标准液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流动相为无水乙醇+甲醇定容至刻度,其中,无水乙醇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制备成浓度为10、50、100、200、300μg/ml的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取10ul进样,并以峰面积对质量浓度做回归方程;
(2)准确称取待测样品,在40℃以下,用正己烷20ml超声提取15~30min,冷却定容后,用无水乙醇稀释后,取10ul上机,采用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无水乙醇与甲醇混合液,其中,无水乙醇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样品盘与色谱柱温度均为35℃,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5nm;其中,色谱柱型号为安捷伦ZORBAXSB-C18,柱长150mm,内径4.6mm,粒径5um;
(3)根据待测样品的实际添加量与实测峰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对应的辅酶Q10含量,并且计算出提取率。
本发明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中以流动相入手,从试剂对人体影响和对实验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创新,确定最佳检测条件。在本发明的检测条件中,采用流动相(无水乙醇︰甲醇=1︰1),其无水乙醇与甲醇对人体危害性较小,而选择1:1的比例,流速为1.0ml/min,较好解决了无水乙醇的含量影响出峰时间问题,保证实验中辅酶Q10的出峰时间适中,并且实验提取率较高。由于正己烷毒性小,并且辅酶Q10微溶于乙醇,不溶于甲醇,其异构体在正己烷中不易降解,能够较稳定的存在,故采用正己烷超声溶解,用无水乙醇稀释上机;同时由于辅酶Q10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温度低于40℃时,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以及所涉ZORBAXSB-C18色谱柱的使用温度范围,进一步确定柱温和样品盘温度均为35℃。测定辅酶Q10在275nm处的吸光值峰形较为平缓,波长轻微的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值显著的变化,且甲醇和乙醇的紫外吸收随着波长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因此检测波长为275nm时,能够明显降低背景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综上,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准确快速,提取效率高,分析时间短,试剂对人体伤害较小的优点,适合保健品中辅酶Q10的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辅酶Q10药典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检测方法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6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