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斜杆浇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6744.5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毛德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4 | 分类号: | B29C45/6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4012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杆 浇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手提电脑、多种塑胶外壳、通信、微电机、电脑、电器、电子、玩具、钟表、灯饰、机车等行业。注塑模具是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随着注塑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塑胶产品能够通过注塑来生产,同时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具一般分为动模和定模,待铸件成型,动模移动打开模腔,将铸件暴露然后取下;针对一些较细的杆状铸件,如果单纯的采用相对布置的动模和定模脱模,会使铸件受力不均,容易导致铸件变形撕裂或直接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避免细长铸件发生变形断裂的双斜杆浇注模具。
本方案中的双斜杆浇注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相对贴合形成模腔,模腔上设有浇注口,所述动模和定模之间连接有气缸,气缸的缸座和定模相连,气缸的输出端和动模相连接,所述定模上设有位于模腔上方的上斜杆和位于模腔下方的下斜杆,动模上设有位于模腔上方的上滑座和位于模腔下方的下滑座,上滑座和下滑座滑动连接在动模上,上滑座和下滑座上皆设有容斜杆穿过的通孔,上滑座和下滑座靠近模腔的一端分别设有上模腔塞和下模腔塞,所述上模腔塞和下模腔塞封堵在设于模腔侧面上的开口内,模腔上浇注口相对的面上设有推杆,推杆穿过动模并延伸至模腔内。
有益效果:浇注开始,动模和定模闭合,并且上滑座和下滑座向模腔方向抵紧,使上模腔塞和下模腔塞封堵住模腔侧面上的开口,向模腔内浇注塑胶熔融液,待浇注成型后,启动气缸推开动模,动模和定模横向分开,上斜杆和下斜杆分别推动上滑座和下滑座上、下滑动,使得上模腔塞和下模腔塞和模腔分开,实现工件三个方向上的脱模,使得工件所受应力分散,不易断裂,故而脱模更加稳定可行;当脱模完成,此时工件仍粘接在动模上,推动推杆,将工件顶出,使工件脱落。上述方案针对浇注的较细的杆状铸件易断裂的问题,通过三个方向上同时脱模,避免铸件表面的应力过于集中,使得铸件的脱模更加稳定,有效避免工件脱模时断裂。
进一步,双斜杆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座上方设有上楔形块,下滑座的下方设有下楔形块,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上皆设有和所述斜杆斜度相同的斜面,上滑座和上楔形块的斜面相贴合,下滑座和下楔形块的斜面相贴合。设置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能够对上滑座、下滑座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上滑座、下滑座滑动更加稳定,故而增加模具脱模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上滑座、下滑座靠近上模腔塞、下模腔塞的一端设有凸台,该凸台夹于设在模腔外部的限位槽中,对凸台进行限位,防止上模腔塞、下模腔塞偏移,无法封堵模腔侧面上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推杆远离模腔的一端连接有滑块,动模上横向设有滑杆,滑杆穿过滑块使滑块在滑杆上滑动,滑块远离模腔的一侧设有限制滑块位置的挡板,滑杆对推杆进行导向,使推杆移动平稳,挡板对推杆的移动限位,使推杆推出端刚好出模腔,推杆的驱动端达到挡板位置。
进一步,所述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定模上,横杆螺栓连接在动模上,螺栓连接可靠,且可拆卸,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斜杆浇注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定模1、上斜杆11、下斜杆12、上楔形块13、下楔形块14、动模2、模腔3、上滑座31、下滑座32、推杆4、滑块41、滑杆4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本方案中的双斜杆浇注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定模1和动模2相对贴合形成模腔3,模腔3上开有浇注口,动模2和定模1通过气缸相连接,气缸的缸座和输出端分别和定模1、动模2相连接,动模2和定模1的上、下方分别安装有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6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认知低干扰信号的信道再用
- 下一篇:抛物反射器及相关的LED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