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16849.0 申请日: 2015-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5343604A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发明(设计)人: 孙秀梅;迟延伟 申请(专利权)人: 孙秀梅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K9/20;A61P13/12;A61K35/64;A61K35/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阳虚 慢性 肾盂肾炎 中药 丸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由于炎症的持续进行或反复发生导致肾间质、肾盂、肾盏的损害,形成疤痕,以至肾发生萎缩和出现功能障碍。平时病人可能仅有腰酸和(或)低热,可没有明显的尿路感染的尿痛,尿频和尿急症状,其主要表现是夜尿增多及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和蛋白等。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反复发作,临床以尿频、尿急、尿道疼痛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以抗菌消炎,对发作时控制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或进入细胞内,细菌在体液免疫或抗生素作用下,细菌胞膜不能形成,在髓质高渗环境下这种以原浆质形式存在的细菌仍有生命力,一旦遇到有利环境便重新生长胞膜并繁殖致病,此即原浆型菌株(L型)。所以西医的抗生素治疗慢性肾盂肾炎较难根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慢性肾盂肾炎基本上属中医“淋证”、“腰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病因多为湿热、邪毒,或人之脏腑阴阳气血亏损,病位在肾与膀胱,但与肝、脾关系密切。由于病程缠绵日久,伤及人之脏腑阴阳气血,故多从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及肾阳虚等来进行辨析。本发明中药主要针对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进行治疗,本病症状:尿多,尿频,尿淋漓不尽,腰酸腿软,四肢欠温,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其主要病机为肾阳不足、湿热留滞,本发明中药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温肾壮阳、补气固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可改善肾脏功能,清除膀胱湿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肾脏病理损害的修复,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温肾壮阳、补气固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于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66~80份肾炎草63~76份珍珠露水草60~73份砧草57~70份

党参54~67份菅茅根50~64份笔筒草47~60份红背酸藤45~57份

桂枝42~54份野鸡草40~51份倒扣草37~49份川萆薢35~46份

瞿麦32~43份白蝶花29~40份常春藤26~37份补骨脂23~34份

麋角20~30份天仙藤18~27份头发七16~24份楮实子13~20份

知母10~17份甘草7~13份小茴香4~10份九香虫2~7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69~77份肾炎草66~73份珍珠露水草63~70份砧草60~67份

党参57~64份菅茅根53~61份笔筒草50~57份红背酸藤48~54份

桂枝45~51份野鸡草43~48份倒扣草40~46份川萆薢38~43份

瞿麦34~40份白蝶花32~38份常春藤28~34份补骨脂25~31份

麋角23~27份天仙藤20~25份头发七18~22份楮实子14~18份

知母11~15份甘草8~12份小茴香5~8份九香虫3~6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74份肾炎草70份珍珠露水草66份砧草63份

党参60份菅茅根57份笔筒草54份红背酸藤51份

桂枝48份野鸡草45份倒扣草43份川萆薢40份

瞿麦37份白蝶花34份常春藤31份补骨脂28份

麋角25份天仙藤22份头发七20份楮实子16份

知母13份甘草10份小茴香7份九香虫4份。

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肾炎草、珍珠露水草、砧草、笔筒草、红背酸藤、桂枝、野鸡草、倒扣草、川萆薢、瞿麦、麋角、天仙藤、头发七、楮实子、甘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秀梅,未经孙秀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6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