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淬火炉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7019.X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存;杜洁;顾苏怡;严勇健;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淬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领域,特指一种立式淬火炉。
背景技术
管式加热炉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设备,通常是用一根氧化铝陶瓷管水平放置,其中氧化铝陶瓷管的中间部分位于加热区,两端分别用轻质耐火材料隔热,当样品材料淬火时,先要关闭炉子电源,在手工将样品材料从氧化铝陶瓷管的中间推到或拉到一端放到装有淬火介质的淬火池中,且取出样品材料之前要先取走放置在氧化铝陶瓷管内的隔热块;由于氧化铝陶瓷管较长、且被加热的样品材料又是高温,所以材料样品从管式加热炉内取出的时间较长,材料样品在这个过程中降温较多,容易影响淬火效果,且手工将材料样品从管式加热炉内取出,容易烫伤,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立式淬火炉,能快速将材料样品落入淬火池内保证淬火效果,且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立式淬火炉,能快速将材料样品落入淬火池内保证淬火效果,且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淬火炉,包含机座和竖直设置在机座上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上端设置有内部呈真空的炉盖,下端设置有可向外移动的保温块,且炉体内还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挡杆和截面呈半圆形且设置在挡杆一侧的支撑块;所述挡杆比支撑块的上端面高3-5mm;所述炉盖的底部设置有两根支撑杆,其中一根支撑杆的头部与支撑块的圆心连接,另一根支撑杆的头部与支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机座的中部设置有与炉体相通的通孔,下方设置有装有淬火介质的淬火池。
优选的,所述炉体包括由内到外竖直放置的氧化铝陶瓷管、保温层和炉壳;所述炉壳将氧化铝陶瓷管和保温层固定在机座上;所述氧化铝陶瓷管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条绕有炉丝的螺旋槽,且管内还设置有测量温度的热电偶;所述炉丝的供电端和热电偶的信号端均穿过保温层和炉壳固定在炉壳上设置的密封接头内;所述热电偶的测量端设置在挡杆的另一侧,且热电偶的测量端高于挡杆的上端面;所述炉体内在氧化铝陶瓷管在下方设置有可向外移动的保温块。
优选的,所述密封接头通过耐高温绝缘树脂固定炉丝和热电偶。
优选的,所述炉盖包括截面呈T形且内部呈真空的盖壳;所述盖壳设置在炉体的上端,且下端设置在氧化铝陶瓷管内;所述盖壳的上端设置有一根伸入氧化铝陶瓷管上端的出气管;所述保温块的外端设置有一端伸入氧化铝陶瓷管下端的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盖壳的中间和保温块的外端各设置有把手和拉环。
优选的,所述盖壳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压块。
优选的,所述盖壳与炉壳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垫圈。
优选的,所述盖壳的一侧设置有真空排气管;所述真空排气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导通或截止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机座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每个角上的支撑脚;所述炉体通过螺钉或焊接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与炉体相通的通孔。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脚均高度可调。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淬火操作安全可靠,不需要手工将材料从加热炉内取出,只需向外拉动保温块,再将盖壳转动近180度便能将材料快速落入淬火池,减少了样品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能有效防止样品被氧化,从而保证了淬火效果,并且能有效保证炉体内的温度基本不变,节约燃料;
2、本发明淬火时不需要再借助外部工具便能完成,能避免烫伤等。
3、本发明样品在淬火的加热过程可对炉子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防止材料样品被氧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立式淬火炉的主剖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立式淬火炉中炉体的剖视图;
附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其中:1、支撑板;11、支撑脚;2、保温层;21、炉壳;22、氧化铝陶瓷管;23、炉丝;24、热电偶;25、密封接头;26、耐高温绝缘树脂;3、保温块;31、拉环;32、进气管;4、盖壳;41、压块;42、把手;43、出气管;44、真空排气管;45、阀门;46、耐高温垫圈;5、支撑杆;51、挡杆;52、瓷舟;53、支承块;6、淬火池;61、淬火介质;7、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0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