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8310.9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燕;赵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71011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串行 总线接口 模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无线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工作在第一USB接口模式或第二USB接口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式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USB接口模式的传输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设备的无线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判断结果,具体为:
在终端设备使用移动网络信号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信号接收速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或者,
在终端设备使用无线信号时,获取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工作频率是否为预设频段的判断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终端设备使用无线信号时,获取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工作频率是否为预设频段的判断结果,具体为:
在终端设备使用无线保真信号接入网络时,获取终端设备无线保真信号是否工作在第一预设频段的判断结果;或者,
在终端设备注册到移动网络信号后,获取终端设备移动网络信号是否工作在第二预设频段的判断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USB接口工作在第一USB接口模式或第二USB接口模式,包括:
通过重新枚举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方式,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二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一USB接口模式;或者,
通过重新枚举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方式,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一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二USB接口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 USB接口工作在第一USB接口模式或第二USB接口模式,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的USB接口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二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一USB接口模式;或者,
根据终端设备的USB接口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一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二USB接口模式。
6.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无线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判断结果;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工作在第一USB接口模式或第二USB接口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式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USB接口模式的传输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终端设备使用移动网络信号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信号接收速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或者,在终端设备使用无线信号时,获取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工作频率是否为预设频段的判断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终端设备使用无线保真信号接入网络时,获取终端设备无线保真信号是否工作在第一预设频段的判断结果;或者,在终端设备注册到移动网络信号后,获取终端设备移动网络信号是否工作在第二预设频段的判断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重新枚举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方式,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二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一USB接口模式;或者,通过重新枚举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方式,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一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二USB接口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终端设备的USB接口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二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一USB接口模式;或者,根据终端设备的USB接口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将终端设备的USB接口的工作模式从第一USB接口模式切换至第二USB接口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83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