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食品级海藻糖的黑曲霉工程菌的构建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18655.4 申请日: 2015-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5296524A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王腾飞;王瑞明;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 齐鲁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80 分类号: C12N15/80;C12N15/66;C12N1/15;C12P19/12;C12R1/685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朱家富
地址: 250353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食品级 海藻 曲霉 工程 构建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食品级海藻糖的黑曲霉工程菌的构建方法与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同源重组黑曲霉菌株生产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融合酶制造海藻糖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分子式是C12H22O11·2H2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许多生物细胞中,既是一种贮藏性糖类,又是应激代谢的重要产物。海藻糖不仅可以作为碳源和能源,而且还具有保存生物活力的特殊功能,它具有保护生物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在脱水、干旱、高温、冷冻、高渗透压及有毒试剂等不良环境条件下活性免遭破坏的功能。由于海藻糖具有广泛而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广泛受到各个国家的密切关注,以致引发了世界性的海藻糖研究和开发热潮。

黑曲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真菌,又是重要的工业发酵微生物,在工业酶制剂、有机酸发酵方面应用广泛。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等超过30种酶制剂。因为黑曲霉出色的蛋白质分泌能力,黑曲霉也被开发为通用的异源蛋白表达载体。黑曲霉具有强大的聚合物降解酶系,赋予其在各种廉价的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和发酵的能力,能够在极低的pH下保持旺盛的代谢活性,因而不易染菌,能够适应工业发酵中粗放的物料和理化环境,这些品质使黑曲霉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工业生产宿主菌,即细胞工厂。通过各种条件的优化,黑曲霉自身糖化酶产量甚至达到了30g/L。

目前海藻糖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

(1)提取法

提取法主要通过培养海藻糖含量较高天然生物来获取,目前主要的提取对象为酵母(海藻糖含量约占酵母干重的15%),但由于海藻糖属于酵母内容物,提取时需要进行复制的破壁及分离提取工艺,因此目前逐渐被酶法制备海藻糖法取代。

(2)单酶法

单酶法在1995年由日本Nishimoto等人首次提出,即采用海藻糖合酶转化麦芽糖生产海藻糖的工艺。海藻糖合酶能够将α,α-1,4-糖苷键连接的麦芽糖直接转化为α,α-1,1-糖苷键连接的海藻糖,该转化反应不需要磷酸盐的存在,不需要消耗高能物质,但该方法所采用的酶热稳定性一般较低,且转化率多为60%左右,另外由于该酶同时具有轻微的水解活性,因此单酶法转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少量副产物的葡萄糖。

(3)双酶法

双酶法在1991年由Lama等人首次报道,即采用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两种酶利用淀粉为底物生产海藻糖的方法。该方法中第一种酶用来催化聚合度(DP)大于3的麦芽糊精,转化其还原端的α-1,4连接键生成α-1,1连接键。第二种酶专一性催化水解α-1,4键生成的α-1,1键海藻糖和低分子量的麦芽低聚糖。目前双酶法多数以还原性淀粉为原料,转化率多为70-80%左右,因此较单酶法相比更为经济,除能够生产海藻糖之外,还可以同时产生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麦芽三糖,因此该工艺路线已被用于工业化生产。

虽然双酶法具有以上诸多优点,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双酶法转化所用两种酶需要分别进行发酵及纯化才能获取,因此酶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单酶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食品级海藻糖的黑曲霉工程菌的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食品级海藻糖的黑曲霉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PCR扩增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reY与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基因TreZ,同时PCR扩增黑曲霉糖化酶基因的上游基因片段Gla5和下游基因片段Gla3、Gla3a;所述的黑曲霉糖化酶基因的上游基因片段Gla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述的黑曲霉糖化酶基因的下游基因片段Gla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述的黑曲霉糖化酶基因的下游基因片段Gla3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8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