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活以太网业务的光传送网承载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8776.9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杰;吴秋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16 | 分类号: | H04J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 以太网 业务 传送 承载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灵活以太网业务的光传送网承载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灵活以太网服务层中提取灵活以太网业务;将灵活以太网业务进行数据划分,得到至少两个数据队列,各个数据队列携带队列标识;将每个数据队列映射到一个光传送网容器中,光传送网容器包括光通道数据单元k容器或者灵活光通道数据单元容器;将各个光传送网容器发送到光传送网络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提升带宽利用率,降低光传送网建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灵活以太网业务的光传送网承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IEEE定义的基于802.3的以太网已经作为业务的接口,应用在各种场合。目前,OIF(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光互联论坛)在讨论扩展传统的以太网的应用场景,以支持针对以太网业务的子速率、通道化、反向复用等功能,并称这种以太网技术为FlexEthernet(灵活以太网)。比如,针对以太网业务的子速率应用场景,支持将50G的以太网业务采用现有的100GE的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物理媒质相关子层)进行传送。针对以太网业务的反向复用场景,支持将200G的以太网业务采用2路现有的100GE的PMD进行传送。针对以太网业务的通道化应用场景结合了子速率和反向复用技术,支持将多路标准以太网的PMD反向复用捆绑成一个大带宽的Flex Ethernet服务层,Flex Ethernet服务层承载多路Flex Ethernet业务,比如一个250G和5个10G Flex Ethernet业务通过一个300GFlex Ethernet服务层传送,300GFlex Ethernet服务层由3路100GE PMD反向复用而成。
在传统的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网络传输中,FlexEthernet服务层承载的各路Flex Ethernet业务的目的地各不相同,导致不能将FlexEthernet服务层作为一个整体传输。传统的技术方案是识别出各个Flex Ethernet业务,将各个Flex Ethernet业务直接映射到ODUk(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k,光通道数据单元k)容器或者ODUflex(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flexible,灵活光通道数据单元)容器中传送,一个Flex Ethernet业务对应一个ODUk/ODUflex容器。
传统的技术方案将一个Flex Ethernet业务整体映射到一个ODUk/ODUflex容器中,当Flex Ethernet业务超过传统OTN网络的单个线路接口带宽时,就必须升级线路接口的带宽,需要对传统的OTN网络按照业务路径进行端到端的改造,导致OTN网络的建网成本较高。另外,两个400G的OTN线路接口,无法传送2个300G和1个200G的Flex Ethernet业务,当上述两个400G的OTN线路接口分别传送2个300G的Flex Ethernet业务时,200G的FlexEthernet业务无法通过两路400G的OTN线路各剩余的100G带宽传送,需要建立第三条400G的OTN线路,造成带宽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业务的光传送网承载方法及装置,可提升带宽利用率,降低光传送网建网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业务的光传送网承载方法,包括:
发送端从Flex Ethernet服务层中提取Flex Ethernet业务;
发送端将Flex Ethernet业务进行数据划分,得到至少两个数据队列,各个数据队列携带队列标识;
发送端将每个数据队列映射到一个OTN容器中,OTN容器包括ODUk容器或者ODUflex容器;
发送端将各个OTN容器发送到OTN网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8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土栽培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节能降温栽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