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弹性聚丙烯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8975.X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焦国平;齐继业;方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B29C69/02;B29C71/00;B65D65/38;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聚丙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膜材料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硬弹性聚丙烯膜。
背景技术
硬弹性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弹性体,由于其具备较高的回弹性、良好的低温弹性、高模量及拉伸成孔性能,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如利用其高模量和高弹性可制备硬弹性纤维,用于制造各种弹性织物,而利用其拉伸时形成微孔的特性可以制成平板或中空纤维微孔膜材料,用于物质的分离、浓缩、净化和回收等。聚烯烃材料由于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由聚乙烯和聚丙烯制备的微孔膜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当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经基本实现国产,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池隔膜材料仍主要依靠进口,生产此类隔膜材料的关键技术被日本及欧美国家垄断。聚丙烯微孔膜作为功能性高分子薄膜,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弹性聚丙烯膜。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硬弹性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1)配料
将聚丙烯树脂、1-3%防粘剂、3-5%爽滑剂和2-3%抗静电剂混合均匀;
(2)挤出
原料经挤出机平模口缝隙挤出,挤出温度240-285℃,模头温度260-285℃,模口缝隙宽度1.25-2.55mm;
(3)拉伸
拉伸分为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纵向温度为80-90℃,纵向拉伸比1.05-3.5倍,横向温度为95-100℃,横向拉伸比3-4.5倍;
(4)冷却
经冷却,冷却辊温度为30-110℃;
(5)电晕处理
在牵引机中,薄膜要进行静电消除的处理,在电晕装置中进行电晕处理,时间为20-30min,电晕电压为50-60Kv;
(6)涂布
将调配好的涂液经条喷口喷至膜的电晕面,进行TDO烘箱进行干燥;
(7)分切、包装
将膜材料卷起,母卷分切成成品,包装出厂;
优选的,步骤(1)混合原料要先进行干燥,干燥温度75℃,干燥时间为6h。
优选的,步骤(6)中膜材料干燥后冷却,冷却的的薄膜在120℃温度下退火55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弹性聚丙烯膜,其主要步骤包括配料—挤出-拉伸-冷却-电晕处理-涂布-分切包装,本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生产出的硬弹性聚丙烯膜厚薄适中,光泽度好,表面张力强,拉伸强度强,不易产生撕边破边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硬弹性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1)配料
将聚丙烯树脂、3%防粘剂、5%爽滑剂和2%抗静电剂混合均匀;
(2)挤出
原料经挤出机平模口缝隙挤出,挤出温度285℃,模头温度285℃,模口缝隙宽度1.25mm;
(3)拉伸
拉伸分为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纵向温度为80℃,纵向拉伸比1.75倍,横向温度为100℃,横向拉伸比4.5倍;
(4)冷却
经冷却,冷却辊温度为50℃;
(5)电晕处理
在牵引机中,薄膜要进行静电消除的处理,在电晕装置中进行电晕处理,时间为30min,电晕电压为60Kv;
(6)涂布
将调配好的涂液经条喷口喷至膜的电晕面,进行TDO烘箱进行干燥;
(7)分切、包装
将膜材料卷起,母卷分切成成品,包装出厂;
其中,步骤(1)混合原料要先进行干燥,干燥温度75℃,干燥时间为6h,步骤(6)中膜材料干燥后冷却,冷却的的薄膜在120℃温度下退火55min。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弹性聚丙烯膜,其主要步骤包括配料—挤出-拉伸-冷却-电晕处理-涂布-分切包装,本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生产出的硬弹性聚丙烯膜厚薄适中,光泽度好,表面张力强,拉伸强度强,不易产生撕边破边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8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酸酯前药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阻燃建筑模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