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商品对象交易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9005.1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岳阳;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开曼群岛大开曼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商品 对象 交易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组合商品对象交易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前端交易中心服务器接收浏览组合商品对象详情信息的浏览请求,并分别获取各子商品对象的库存信息;如果至少一个第一子商品对象在目标实体仓库存在实仓库存,至少一个第二子商品对象在该目标实体仓库无实仓库存,但在与该目标实体仓库对应的目标负卖虚仓中存在负卖虚仓库存,则提供所述组合商品对象的可售信息;在生成前置路由信息时,将所述目标实体仓库确定为所述第一子商品对象的前置路由仓,将所述目标负卖虚仓确定为所述第二子商品对象的前置路由仓。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得组合商品对象可以获得更多的可售机会,方便第二用户的操作,节省系统资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商品对象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组合商品对象交易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商销售平台中,最为传统的销售模式就是普通现货销售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仓库中必须有实际库存才可销售,用户下单并支付全款后即可发货。可见,在现货销售模式下,仓库内有库存是商家能够正常销售的前提,但是,销售需求变化多端,商家补货可能会存在周期性、延迟性,因此,商家往往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到底往仓库存多少货才合适。如果备货过多,则容易造成滞销的风险,如果备货过少,则会影响销售业绩。
为了使得商家可以更灵活的进行备货,电商平台中还提供了预售模式,这种模式并不强制仓库有实际库存,只要设置一定的预售虚拟库存量,就可以进行前端销售。买家用户在下单时可以先支付定金,在预售期快要结束时,再支付尾款,在从支付定金到支付尾款的过程中,商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向仓库中补货。这样,商家可以在无库存的情况下提前预售,然后,按照实际的销售情况进行补货,并执行发货操作即可。
显然,预售的方式使得商家可以根据实际的下单情况进行补货,因此,可以达到准确铺货的效果,避免造成库存的积压或者不足等情况的发生。但是,现货销售也有其自身的好处,例如,买家用户只需要一次性完成付款,就可以等待收货,并且只要仓库内有库存,就可以尽可能早地为买家用户发货,等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现货销售与预售都是普遍存在的销售模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以下情况:有些商品对象在前端销售时是一件商品对象,但在后端仓库中却对应着两个或多个子商品。通常,可以将这种前端商品对象称为“组合商品对象”,例如,空调通常包括内机和外机两部分,为了便于消费者购买,在前端销售时,可以组合为“空调”这样一个前端组合商品对象进行销售,但是实际上在后端仓库中,内机和外机是两个独立的子商品,各自的库存也是独立的。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组合商品对象,通常要求各个子商品采用相同的销售模式,例如,均为现货销售,或者均为预售。对于不同子商品采用不同销售模式的情况,只能将该前端组合商品置为不可售。或者,在前端也将两个子商品分别表达为独立的商品对象,不再以组合商品对象的形式存在。但此时,消费者如果仍然需要购买各个子商品,则需要多次下单,或者,分别将各个子商品加入“购物车”之后再统一进行下单,等等,增加了第二用户的操作复杂度,也会导致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
因此,如何在存在组合商品对象的情况下,使得各子商品也能够灵活地设置销售模式,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组合商品对象交易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使得组合商品对象可以获得更多的可售机会,方便第二用户的操作,节省系统资源。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组合商品对象交易信息处理方法,预先为每个实体仓库创建对应的负卖虚仓,所述负卖虚仓继承对应实体仓库的覆盖范围,库存中心服务器保存参加负卖的商品对象的库存信息记录,所述库存信息记录包括:实仓库存、实仓占用库存、负卖虚仓库存以及负卖虚仓占用库存;前端销售平台服务器优先利用实体仓库进行前置路由,在无实仓可售库存时,利用负卖虚仓进行前置路由;
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9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