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钴超小纳米盘,超薄纳米片,超细纳米线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9184.9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董博华;席耀宁;曹立新;苏革;高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钴超小 纳米 超薄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小、超薄、超细纳米材料,具体讲磷酸钴超小纳米盘,超薄纳米片,超细纳米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除了材料中原子的成分和排列以外,维度也在决定材料基础性质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已经被二维材料石墨烯高度的表现出来,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电学、力学性能的二维材料,其优良的导电性源于其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源于其晶格中规则排列的碳原子形成的SP2杂化。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纳米材料引起了科学界对二维材料的高度重视,探索新型的性能更加优异的超薄纳米材料如过渡金属硫化物(MSe2)过渡金属氢氧化物(Ni(OH)2,Co(OH)2)成为了科研热点。无定型材料因其无长程稳定性、各向同性、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逐渐成为新的科研热点,但是二维超薄无定型材料目前还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能否研制出具有类似于石墨烯优良性能的二维无定型材料已经成为科学界的一个挑战。磷酸钴本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可作为光催化产氧的催化剂,结晶性比较好的本体磷酸钴制成的超级电容器所具有的比电容通常在500-600F/g,而本专利所制备的磷酸钴超薄纳米片具有250F/g左右的比电容,所制备的磷酸钴超细纳米线更是具有约1200F/g的比电容。其优异的电容器性能可以在各类电子元件或传感器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酸钴超小纳米盘,超薄纳米片,超细纳米线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做到仅通过调控反应时间控制由磷酸钴超小纳米盘组装成超薄纳米片再向超细纳米线的转换,最终得到具有优良赝电容器性能的超细纳米线纳米材料。
磷酸钴超小纳米盘,超薄纳米片,超细纳米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碱金属磷酸盐水溶液与硝酸钴有机溶液混合,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控制不同保温时间,可以分别得到磷酸钴超小纳米盘、磷酸钴超薄纳米片和磷酸钴超细纳米线。三者是纳米盘组装成纳米片,纳米片劈裂成纳米线的关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水-有机溶剂界面反应方法、仅通过控制保温时间就可制备出磷酸钴超小纳米盘、超薄纳米片和超细纳米线。磷酸钴超细纳米线的比电容在电流密度为2A/g时可达到1174F/g。
具体实施方式
操作时首先称取一定量的碱金属磷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0.01mol/L至0.54mol/L水溶液。再称取一定量六水硝酸钴,加入有机溶液,形成0.01-1mol/L硝酸钴有机溶液。然后将两溶液混合并以0.1oC/min至20oC/min的速度升温至80-300oC保温。控制保温时间0-5小时可得到磷酸钴超小纳米盘,控制保温时间5-12小时可得到磷酸钴超薄纳米片,控制保温时间12-144小时可得到磷酸钴超细纳米线。收集磷酸钴超小纳米盘的方法是:将丙酮加入产物混合溶液中,转移至离心管离心,得到沉淀产物,继续用丙酮洗涤3-5次,最后在0oC至100oC下干燥一定时间。收集磷酸钴超薄纳米片与超细纳米线的方法是,将环己烷加入产物混合溶液中,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离心之后离心管中物质会分3层,取中间层兰紫色物质,用环己烷再洗涤3-5次,最后在0oC至100oC干燥一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180oC保温1分钟时制备的磷酸钴超小纳米盘,尺寸为:宽约7nm,长15-40nm,厚约2nm;
图2:180oC保温5小时时制备的磷酸钴超薄纳米片,尺寸为:宽500-1000nm,长500-2000nm,厚约2nm;
图3:180oC保温144小时时制备的磷酸钴超细纳米线,尺寸为:直径约2nm,长度大于1μm;
图4:180oC保温144小时时制备的磷酸钴超细纳米线的伏安特性曲线(图a)、充放电曲线(图b)、比电容计算结果(图c),其比电容在电流密度为2A/g时可达到1174F/g。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9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