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话过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9205.7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话 过滤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话过滤方法、装置、电 子设备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之一,用户使用手机等终 端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电话拨打等通信行为。用户在享受手机等终端为工作或 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会受到诈骗、营销等骚扰电话的打扰,这些骚扰电 话给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识别骚扰电话号码,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是,由运营人员人工收集骚 扰电话号码,生成黑名单列表,然后下发给终端,终端将黑名单列表在本地保 存。当终端接收到呼入电话请求时,根据本地保存的黑名单列表,判断该呼入 的电话号码是否为黑名单中的骚扰电话号码,如果是,则对用户做出提醒或对 该呼入电话请求进行拦截处理。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过滤掉一些骚扰电话,但是,因 为在实际中骗子或者营销人员会经常更换电话号码,新的骚扰电话号码会源源 不断的产生,导致终端中保存的黑名单列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问题,经常会出 现不能有效帮助用户对骚扰电话进行过滤的情况,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话过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服务 器,以有效帮助用户对未知电话号码进行过滤,提升用户体验。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话过滤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终端在监测到第一电话号码的来电时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标 记信息的查询请求,所述第一电话号码为未知电话号码;
在预先生成的接听建议列表中查询所述第一电话号码,所述接听建议列表 中包含至少一个电话号码及每个电话号码的标记信息;
如果查询到,则将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标记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以由所 述终端将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标记信息输出展示给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记信息包含接听概率信息和/或拒 接概率信息,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标记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之后,所 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接听行为数 据,更新所述接听建议列表中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接听概率信息和/或拒接概率 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记信息包含接听概率信息和/或拒 接概率信息,在所述接听建议列表中未查询到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情况下,所 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接听行为数 据,在所述接听建议列表中记录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及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接听 概率信息和/或拒接概率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记信息还包含类型信息,所述方 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记的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类型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类型信息,更新所述接听建议列表中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类 型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记信息包含接听概率信息和拒接 概率信息,所述将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标记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接听概率信息和拒接概率信息,比较所述第一电 话号码的接听概率和拒接概率的大小;
如果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接听概率大于拒接概率,则将所述第一电话号码 的接听概率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
否则,将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拒接概率信息返回给所述终端。
一种电话过滤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在监测到有电话接入时,获得来电的第二电话号码;
如果所述第二电话号码为未知电话号码,则在接听建议列表中查询所述第 二电话号码,所述接听建议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电话号码及每个电话号码的标 记信息;
如果查询到,则将所述第二电话号码的标记信息在来电界面上输出展示给 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接听建议列表中查询所述第二电 话号码,包括:
在自身保存的接听建议列表中查询所述第二电话号码;
或者,
向服务器发送对所述第二电话号码的标记信息的查询请求,由所述服务器 在其预先生成的接听建议列表中查询所述第二电话号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9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