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人体转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9842.4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兰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人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辅助人体转辗系统。
背景技术
可穿戴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创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人们的衣着中,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在产品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功耗越来越低的趋势下,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将可穿戴设备连接到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已经成为连接一切的枢纽。
随着可穿戴技术越来越重要,利用无线连接技术实现设备与智能手机的互联将会成为开发这些设备应用潜力的关键所在。
纵观市面上已有的各类可穿戴医疗设备,大部分产品所能提供的是运动计步、卡路里消耗、热量计算、睡眠监测等技术门槛不高的几项功能,且不少设备对于步数、热量等数据的计量并不准确,并不能为用户带来实质性价值。当前的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地用于记录健康人群的步数、睡眠、运动状态等,而忽视了真正的核心用户群体和核心功能需求,真正可穿戴设备受益的应该是老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
2008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睡得太少会使钙离子升高,血小板破裂而造成血管栓塞,引发心肌梗塞或中风。睡梦中发生心肌梗塞是非常危险的,有些心脏病患家属往往在第二天早上才发现患者已经死亡。
而失眠就更痛苦难熬了,轻则转辗反侧,难以入睡;重者精神亢奋,彻夜无眠。而有些人没有失眠症,却因为不良的睡眠习惯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伤害身体。因此良好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能够为患者和医疗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的辅助转辗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辅助人体转辗系统,将可穿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自动控制结合起来,从而到达辅助人体转辗的目的,是一种控制方便、安全、灵活的辅助人体转辗技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辅助人体转辗系统,包括:
可穿戴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处理网关,连接于所述可穿戴无线传感器网络;
触发器,连接于所述可穿戴无线传感器网络;
翻转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可穿戴无线传感器网络,
其中所述触发器用于触动使用者的身体,使其发生转辗,所述翻转控制器用于控制辅助翻转设备,帮助使用者实施翻转。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报警器,连接于所述数据处理网关。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视频监控器,连接于所述数据处理网关。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器包括左触发器和右触发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控制器包括左翻转控制器和右翻转控制器,所述左翻转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右翻转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翻转设备连接于所述左翻转控制器和右翻转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翻转设备为设置于使用者身下的多块彼此之间软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左翻转控制器或右翻转控制器控制所述多块支撑板依次呈阶梯状缓慢升高,达到帮助使用者翻转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辅助人体转辗系统,将可穿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入平常人们的生活中,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翻转器可以帮助病人自动翻转,设备的信息传输全部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实施远程监控和帮助人体翻转,可实现无人值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便、安全、灵活的辅助人体转辗技术,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辅助人体转辗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辅助翻转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9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