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1070.8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于万钧;鹿文静;李金宵;张文进;安改换;甘超;张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智能 终端 温室 大棚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为了能够吃到新鲜的瓜果和蔬菜,不得不对它们进行反季节种植。而不同种类的瓜果和蔬菜对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的需求不一样,生长环境也不一样,这就给生产和管理造成了困难。温室大棚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由于技术的缺陷和投入的成本过大,许多低成本的温室大棚由于无法保证合适的温、湿度,常常导致植物发生病害甚至死亡,使种植户受到极大的损失,也使得温室大棚的推广陷入了困境。
另外,现如今移动智能终端大多停留在娱乐层面,其很少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日渐普及,若能将其应用至农业生产领域,则不仅会方便用户对农作物的管理,更能促进农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保证了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适宜,给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量,满足了异地远程对温室大棚进行检测与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云平台模块、微控制器模块以及移动智能终端,其中,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信息采集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通过A/D转换器转化成电信号,传输给云平台模块进行分析和处理;云平台模块,用于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转发和存储,是连接用户和室内监测的桥梁,能够实现大量用户同时接入、接收不同的监测指令和及时给用户回传监测的数据,并将监测的信息记录在云平台数据库中,将处理过的数据发送至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数据显示;移动智能终端,与互联网连接,用于实现用户在线监测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情况和作物生长情况,使用户根据作物需求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向微控制器发出调节指令;微控制器模块,用于将微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定为闭环控制系统,将输出的值反馈给比较器进行比较并做出合理的调节,以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调节。
所述温室大棚内设有排水供水系统、排气系统和灯光控制系统,所述排水供水系统用于调节并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湿度,所述排气系统用于调节并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所述灯光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并控制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湿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光照调节器,所述湿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光照调节器分别连接排水供水系统、排气系统、灯光控制系统。
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通过线路连接微控制器模块。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有信息采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云平台模块、微控制器模块以及移动智能终端,并在温室大棚内设有排水供水系统、排气系统和灯光控制系统,从而使得用户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向微控制器发出指令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合理的调节,并设定适合其生长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当高于或者低于设定的范围时,系统则发出警报提醒用户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了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适宜,给作物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对一个或多个温室大棚同时进行控制,实时检测和控制作物的生长环境,方便对作物的管理,不仅操作方便,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量,降低了温室大棚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还增加了用户的灵活性和移动性,能够满足异地远程对温室大棚进行检测与控制,促进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移动智能端的菜单导航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1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 下一篇:凸轮单元、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便携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