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1298.7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施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金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4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固化 耐高温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粘剂,尤其涉及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粘剂作为一种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我国现已成为胶粘剂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胶粘剂品种繁多、组分各异,其中,聚氨酯胶粘剂作为合成胶粘剂中的重要品种,以其优良的粘接性能、对多种基材的粘接适应性、简便的粘合工艺、极佳的耐低温性能以及优良的稳定性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最快的胶粘剂。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胶粘剂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发出来大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并呈现出产品向着改性型、反应型、多功能型、节能环保型、纳米型等方向发展。
室温固化胶粘剂以其节省能源、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现行技术中的室温固化胶粘剂在耐高温性能方面比较欠缺,很多室温固化胶粘剂不能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有些室温固化胶粘剂虽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但这些胶粘剂的高温粘接强度明显低于室温粘接强度。目前,提高室温固化胶粘剂的耐热性能,可通过提高基体树脂和固化剂的官能度以及芳核密度,选用活性大的促进剂与酸酐或芳香胺并用,加入适量的耐热填料等方式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粘剂制备合理,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制得的胶粘剂可室温固化,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高温粘接性能,可用于耐热结构材料的粘接。
本发明是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胶粘剂包含的原料组分有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二苯甲酮四酸二酐、叔胺类促进剂和混合填料,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原料,b)混合搅拌制取胶料,c)后处理。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胶粘剂包含的原料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44.8~47.2%、二苯甲酮四酸二酐34.7~37.8%、叔胺类促进剂0.5~1%、混合填料14~20%。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叔胺类促进剂由三乙醇胺和二甲基乙醇胺按质量比5:3配制而成。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填料由石英粉和碳纤维按质量比1:4混合而成。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预处理原料包括如下步骤:1)研磨二苯甲酮四酸二酐制取酸酐;2)配制叔胺类促进剂;3)预处理石英粉和碳纤维并制取混合填料。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混合搅拌制取胶料包括如下步骤:1)室温下将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叔胺类促进剂放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30~40min;2)加入二苯甲酮四酸二酐和混合填料混合搅拌2~3h。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后处理采用两段处理工艺,其工艺条件为:第一段60℃固化保温1h,第二段100℃后处理3h。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粘剂制备合理,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制得的胶粘剂可室温固化,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高温粘接性能,可用于耐热结构材料的粘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室温固化耐高温胶粘剂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室温固化耐高温胶粘剂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该胶粘剂包含的原料组分有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二苯甲酮四酸二酐、叔胺类促进剂和混合填料,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原料,b)混合搅拌制取胶料,c)后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金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金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1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