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轧制成形的镁金属板材及其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2686.7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9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博;孙翠翠;刘轲;王朝辉;李淑波;杜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4 | 分类号: | C22C23/04;C22C23/06;C22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轧制 成形 金属 板材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合金板材轧制成形工艺,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具体为一种镁金属板材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作为一种新型轻金属应用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重小、高阻尼、高导热以及减震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因此,近年来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3C产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被业内公认为最有前途的轻量化金属材料。然而,镁为密排立方结构,其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加工性能不佳,这对其板材制备造成了很大困难。但是作为金属材料出成形产品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加工产品,板材是一种中间产品的重要供应品,它的应用可大大简化镁金属材料深加工中的工艺流程,简化复杂工艺,从而降低生成成本,扩大应用范围。
一种合金的塑性加工能力的好坏与合金成分密切相关。根据合金成分对合金塑性加工能力的影响,将合金分为铸造、挤压、轧制及锻造镁合金产品。虽然挤压、轧制及锻造均为镁金属的变形加工工艺,但其加工变形机理有较大不同。有的合金只可挤压加工,有的合金不可轧制加工,如常见的AZ31合金为一种常见的挤压用合金成分,ZK60为一种常见的挤压合金成分。国内常见的挤压镁合金主要为MB1、MB5等,能够用于板材轧制加工的合金主要为MB3、MB8及MB22等。总体来讲,牌号变形镁金属材料的种类较少,而板材变形镁金属材料则更少。从材料设计方面考虑,合金中粗大第二相的含量越少越利于镁金属板材的加工,否则导致合金在轧制过程中的开裂。
Zn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化元素,它可显著改善合金的流动性和强度。目前关于含有Zn的镁金属种类较多,目前过多地集中在Mg-Zn-RE(Zr)、Mg-RE-Zn(Zr)合金体系中,RE为稀土元素简称。如目前研究较多的Mg-Zn-Y或者Mg-Y-Zn等合金,该类合金中含有I(准晶)-相或W-相或LPSO(长周期层错堆积)-相等三类较为突出的相。这类初生第二相最大特点就是尺寸过于粗大,分布不均匀,且不易热处理,这直接导致合金轧制加工中的开裂失效,针对此种特点该类合金的挤压产品较多,这限制了其在汽车、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商业化应用。
因此,获得可轧制加工的合金成分至关重要。目前作为一种有效的可用于轧制成形的镁金属成分。现有的含Zn合金除了含有上述三种粗大不易消溶的三元相外,另一个特点就是Zn、RE(稀土)含量高,Zn含量高导致合金加工中热裂,RE含量高导致合金成本过高。选择合理的合金成分,即避免合金因合金化成分较低导致性能偏低,又避免合金因Zn含量较高而加工性能偏差。因此选择Zn及RE的添加量,是开发一种可轧制加工成形镁金属的关键。而且,Mg-Zn-RE镁合金的轧制温度区间小,较难控制,合格成品率降低,因此研究获得Mg-Zn-RE镁合金的轧制条件显得至关重要。
鉴于镁金属晶体结构特点,因此采用低温、高速率、高单道次变形量的快速轧制工艺很难获得高质量的镁金属板材。所以,在镁金属板材生产制备方面主要采用高温条件下热轧处理,一般热轧温度较高为350~500℃,单道次变形量较小为5~10%,这中加工条件导致镁金属的加工效率较低,无法达到快速加工成形的目的,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快速轧制成形的镁金属轧制工艺。
另外,由于镁金属的密排六方结构,在加工过程中还有宽幅薄板材加工困难的问题。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除了考虑轧制温度、速率及单道次变形量等外,还要配合轧制过程中的在线热处理问题,也就是利用热处理技术提高金属的加工塑性,获得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各向异性明显的板材预处理品,因此综合考虑样品的加工要求和尺寸规格,轧制过程中对样品的在线热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镁金属轧制工艺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2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