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部件脱水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5012.2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21/00 | 分类号: | C25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500 重庆市铜梁区工***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部件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用脱水设备,具体来说是用于电镀生产线零部件清洗后脱水烘干的零部件脱水机。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加工中,一般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清洗、电镀、水洗、清洗、烘干等加工,我国目前对小型金属零部件、紧固件(如螺栓、螺母、垫圈、销等)类电镀后的干燥处理多采用筒式离心脱水机,该类机多是将一固定筒体连接在一带减振弹簧的底座上,底座中央设立主轴,主轴之上为一多孔转筒。物件放在转筒中,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物件上的水甩干。但该类机存在如下一些缺点:仅靠离心力脱水,干燥时间长效果差,脱水不彻底,处理后表面仍有潮感,某些物件沟槽内仍附有水膜,以至脱水后还要烘箱中烘干,增加了工序,转运次数多,由于烘干设备及操作人员,成本高。此外,转筒是用螺帽与主轴固定的,物件装入尚可,取出则只能抓取,装卸过程烦琐、效率低、工作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零部件脱水机,以通入热气的方式对零部件脱水烘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是提供零部件脱水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底部呈网状结构,机壳的底部设有排气管,机壳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通往机壳内的进气管;机壳内还设有网状的零件框,零件框与机壳可拆卸连接,零件框的框底为锥形结构,框底的底部设有网状的安装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零件框用于装零部件,便于零部件的烘干加工以及运输加工,将零件框与机壳拆卸连接,方便将零件从脱水机内取出,零件框的底部呈锥形,有利于零部件自动沥水,将多余的水先沥去,因零件框底部为锥形,设置安装座后,能够使零件框平稳的放在机壳内进行加工。当从进气管通入热气后,密封盖起密封作用,热气会从穿过零件框、穿过机壳底部再排出。使用本脱水机时,将刚清洗完的零部件倒入零件框内,利用零件框对零部件沥水,零件框内的水即会从零件框的锥形底部漏出,穿过网状的安装座沥出来。当沥出多余的水后,零件框放入到机壳内,使零件框的底座与机壳底部贴合,盖上密封盖,通过进气管对机壳内通热气,零部件受热后,水会逐渐增发为水蒸气,随着热气一起从穿过零件框底部、机壳底部,再从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对零部件的脱水、烘干。烘干后将密封盖打开,将零件框提出直接将零部件倒出即可,还可直接利用零件框将零部件移送至下一个加工地点。
本发明采用先沥水、再通热气对零部件烘干脱水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将零部件脱水、烘干,与离心甩水相比,本设备能够脱水彻底,使零部件彻底被脱水烘干,采用通热气之间对零部件热传递的方式,同时实现脱水、烘干功能,脱水、烘干效果好,速度快;对于零部件的取放方面,不需要一个一个抓取零部件,只需要将零部件放入零件框内,取出时,将零件框取出倒出零部件即可,操作非常方便,且效率高。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1: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锥形的排气通道,排气管与排气通道接通;将排气通道设置成锥形,能够将机壳的网孔出来的水以及热气收集置排气通道的锥形口处,然后从排气管排出,相较于排气管直接与机壳底部的各个网孔连接相比,此方式结构更简单,功能性更强。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2: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够增强机壳与密封盖的密封性,避免热气从密封盖与机壳的连接处泄露,有利于提高热气的利用率和齿轮的脱水烘干效率。
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得到的优选方案3: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把手,握住把手打开密封盖,因机壳内通入热气,密封盖会因热传递变趟,设置把手后,便于打开密封盖。
对基础方案和优选方案2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4:所述密封盖设有锁紧槽,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与锁紧槽相匹配的锁紧扣;通过锁紧槽和锁紧扣的配合,能够将密封盖和机壳严实的封闭,不会因机壳内气压过大而自动打开,影响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零部件脱水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标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排气通道2、排气管3、密封盖4、进气管6、零件框7、框底8、安装座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5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倒料的电镀汽车零件的清洗筒
- 下一篇:零部件脱水烘干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