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5065.4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安多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933 | 分类号: | H04L12/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系统 以及 交换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例如,涉及以横跨两台交换机装置 的方式设定链接聚合组,从而进行基于PBB(ProviderBackboneBridge运营商 骨干网桥)标准的动作的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在设置于MAC-in-MAC方式的网络的边界 的两台边缘交换机装置应用节点冗余的结构。在该文献中,两台边缘交换机装 置分别在将自身装置/其他装置的MAC地址设为自身代表地址/同事代表地址 时,基于帧的目标以及发送源所包含的自身代表地址与同事代表地址的组合, 控制帧的流动。
例如,两台边缘交换机装置的一方在从核心交换机接收自身代表地址目标 的封装化帧的情况下,且在目标客户用地址未学习的情况下,将该封装化帧在 非封装化后,中继至访问端口,并且将该封装化帧经由IC端口也中继至其他 装置。而且,其他装置也将接收的封装化帧在非封装化后,中继至访问端口。
在专利文献2示出了在用户网内的客户边缘设备与MPLS网内的两台供 应商边缘设备之间的各链接设定横跨装置的链接聚合的构成。两台供应商边缘 设备当在用户网与MPLS网之间中继数据包时,基于在相互之间预先进行的 协定,仅一方的供应商边缘设备中继数据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1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9984号公报
例如,作为冗余化方式,如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公知有经由网桥用端口 将两台交换机装置相互连接,并且在包含两台交换机装置的每一个的端口的多 个端口设定LAG的方式。在该冗余化方式中,与在一台交换机装置中设定的 通常的LAG不同,而以横跨两台交换机装置的方式设定LAG。因此,除了通 过相对于通信线路的障碍的冗余化、通信带宽的放大之类的通常的LAG获得 的效果之外,也能够实现相对于交换机装置的障碍的冗余化。
在本说明书中,将上述的横跨装置的LAG称为多机箱链接聚合组(以下, 简称为MCLAG)。另外,将设定有MCLAG的两台交换机装置的集合体称为 MCLAG交换机。并且,将从两台交换机装置的一方观察另一方的情况下的另 一方的交换机装置称为对等装置。
另外,作为实现广域以太网的技术,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公知有扩 展VLAN方式、MAC-in-MAC方式等。扩展VLAN方式是在IEEE802.1ad中 被标准化,且将运营商用的VLAN标签附加到基于IEEE802.1Q的客户用的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签,从而实现VLAN数的 扩展的技术。MAC-in-MAC方式是利用运营商用的MAC帧对客户用的MAC (MediaAccessControl媒体存取控制)帧进行封装化,从而实现基于扩展 VLAN方式的VLAN数的进一步的扩展、在广域网内的交换机(核心交换机) 学习的MAC地址数的降低等的技术。作为MAC-in-MAC方式的详细的方式, 公知有基于IEEE802.1ah的PBB方式。
此处,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对在PBB网的边缘交换机装置应用MCLAG交 换机进行了研究。在该情况下,MCLAG交换机即便在两台交换机装置的任意 的MCLAG用端口也能够接收来自客户网内的相同的客户终端的帧。而且, 两台交换机装置分别在该接收的帧的目标为PBB网的情况下,将自身装置的 MAC地址设为发送源的封装化用地址,并对该帧进行封装化。
其结果,PBB网的其他的边缘交换机装置不论是否接收来自相同的客户 终端的帧,均存在该帧的发送源的封装化用地址为两台交换机装置的一方 MAC地址的情况与另一方MAC地址的情况。于是,地址表的学习信息不论 是否将相同的客户终端设为对象,均可能产生不必要地变更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不 必要地变更地址表的学习信息的情况的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和新的特征能够通过本说明书的叙述以及 附图变得明确。
若对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概要简单地进行说明, 则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5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