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5262.6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朱增赞;郭耘;詹望成;张志刚;卢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龙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2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陶瓷 载体 座垫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垫制作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挤出成型的蜂窝陶瓷载体的烧成过程,是整个生产过程非常关键的步骤。一方面,在烧成过程中的低温排焦阶段,蜂窝陶瓷载体素坯中的有机添加物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脱水分解产生大量的焦烟,排焦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导致蜂窝陶瓷坯体开裂,导致烧成合格率降低。
在烧成过程中,产品的装窑方式是控制蜂窝陶瓷载体烧成合格率的关键步骤。传统的装窑过程是将蜂窝陶瓷载体素坯径向切割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垫片,放置在蜂窝体底部,起到座垫的作用,再在座垫的下部用条形垫片支撑,有利于蜂窝陶瓷载体素坯低温烧成阶段排焦顺畅,从而减少烧成开裂。但对于大规格蜂窝陶瓷载体,这种装窑的方式仍然存在烧成合格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方法,特别适合大规格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实现了控制蜂窝陶瓷载体的排焦速度,提高了载体烧成合格率,并且简化了装窑工序,降低了生产成品。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蜂窝陶瓷载体切割成垫片;
将上述垫片的一端制成槽状结构;
将上述具有槽状结构的垫片置于窑车棚板之上;
在窑车棚板之上的垫片上端垂直放置一个与该垫片具有同等直径的蜂窝陶瓷载体;
将窑车棚板之上的垫片烧结成型。
上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槽状结构为具有十字交叉型结构的槽状结构。
上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十字交叉型结构的夹角为30-90°。
上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将蜂窝陶瓷载体切割成垫片,其中所述垫片的厚度为5-60mm。
上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槽状结构的深度为所述垫片厚度的1/10-1/5。
上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槽状结构开口端的宽度为所述垫片周长的0.2%-1.0%。
上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将蜂窝陶瓷载体切割成垫片,所述切割为沿着垂直于蜂窝陶瓷载体孔道的方向切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蜂窝陶瓷载体切割成垫片;将上述垫片的一端制成槽状结构;将上述具有槽状结构的垫片置于窑车棚板之上;在窑车棚板之上的垫片上端垂直放置一个与该垫片具有同等直径的蜂窝陶瓷载体;将窑车棚板之上的垫片烧结成型,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合大规格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实现了控制蜂窝陶瓷载体的排焦速度,提高了载体烧成合格率,并且简化了装窑工序,降低了生产成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垫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座垫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蜂窝陶瓷载体切割成垫片1,其中切割为沿着垂直于蜂窝陶瓷载体孔道的方向切割,进一步优选,垫片的厚度为5-60mm。
步骤S2:将上述垫片1的一端制成槽状结构2,该槽状结构优选为具有十字交叉型结构的槽状结构,进一步,十字交叉型结构的夹角为30-90°。
步骤S3:将上述具有槽状结构2的垫片1置于窑车棚板之上。
步骤S4:在窑车棚板之上的垫片1上端垂直放置一个与该垫片具有同等直径的蜂窝陶瓷载体。
步骤S5:将窑车棚板之上的垫片烧结成型,制作成为大规格蜂窝陶瓷载体烧成的座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龙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凯龙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5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