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5417.6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中环磨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2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机械加工中用来迅速紧固工件使机床、刀具、工件保持正确相对位置的工艺装置,是不可缺少的部件,随着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方向的发展,对夹具也提出了高精、高效、经济等要求,现有技术中,用于带有中心孔的盘类零件(如齿轮)的夹具常见的为胀套芯轴,胀套芯轴一般包括通过锥形面滑动配合的胀芯和变径套,通过压紧螺帽压紧变径套使其产生径向变形进而对工件进行定位,胀套芯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的工件内孔尺寸进行定位,但胀套芯轴所产生的胀紧力与操作人员施加于压紧螺帽的预紧力为放大关系,手动装夹预紧力难以掌控,易造成定位失效,同时现有的变径套外壁表面为与工件内孔表面相匹配的圆柱面,即通过整个表面与工件内孔配合定位,而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实际加工中无法实现变径套外壁表面与工件内孔面整体接触,通常都会产生局部夹紧点和间隙,虽然对工件的径向定位误差能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但是对工件的轴向定位稳定性较差,加工时容易造成工件滑转和滑脱,而避免上述现象通常还需要在胀套芯轴一端设置轴向定位压盖来对工件进行轴向夹紧定位,造成夹具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同时多一步工件装夹操作,极大的影响工件装夹及生产效率;夹具整体重量增大,使用不便,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锥度面的芯轴、套装于芯轴锥度面的变径套和用于压紧变径套使之沿芯轴轴向滑动的压紧螺母;所述变径套外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绕变径套外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槽,环形槽沿变径套轴向均匀排布多个。
所述的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还包括沿变径套轴向设置的直槽,直槽沿变径套外圆周方向均匀排布多个。
所述的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径套对应各环形槽及直槽的槽底处厚度一致。
本发明通过在变径套外壁加工凹槽使变径套外壁形成被槽分隔的多个支撑块,每个支撑块上形成一个小支撑表面,装夹工件后受压相对较大的支撑块能够被径向压缩,进而使受压相对较小以及与工件没有接触的支撑块能与工件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增大变径套外壁表面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受力面积,提高受力的均匀性,能够对工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定位,无需设置独立的轴向定位压盖结构,与现有的胀套夹具相比,结构简单、重量轻,能够节约夹具制造成本,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减少装夹步骤,利于提高装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设有锥度面的芯轴1、套装于芯轴1锥度面的变径套2和用于压紧变径套2使之沿芯轴1轴向滑动的压紧螺母3;所述变径套2外壁设有凹槽;芯轴1上对应压紧螺母3设有外螺纹,所述凹槽将变径套2外壁分隔的多个支撑块,每个支撑块上形成一个小支撑表面。所述凹槽包括绕变径套2外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槽4,加工方便,在现有技术中的变径套上直接加工即可;所述环形槽4沿变径套2轴向均匀排布多个,环形槽4的数量以使分隔出的支撑块具有可被径向压缩的合理抗压强度为准,当然尽量多的加工环形槽4能够分隔出更多的支撑块,更有利于增大变径套2外壁表面与工件8之间的接触受力面积,提高受力的均匀性。
所述凹槽还包括沿变径套2轴向设置的直槽(图中未示出),凹槽可以仅为绕变径套2外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槽4或沿变径套2轴向设置的直槽(图中未示出),也可以是所述环形槽4与直槽(图中未示出)交错组合成的槽结构,均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环形槽4与直槽(图中未示出)交错组合能够分隔出更多的支撑块。直槽(图中未示出)沿变径套2外圆周方向均匀排布多个,能使支撑块分布均匀同时位于同一圆周的支撑块结构及抗压强度一致性好,利于保证工件8的定位精度。
所述变径套2对应各环形槽4及直槽(图中未示出)的槽底处厚度一致,利于变径套2均匀变形。所述芯轴1对应锥度面大端所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工件8进行轴向定位的径向凸缘5;所述自适应胀套夹具还包括套装于芯轴1外部并轴向定位于所述径向凸缘5处的垫圈6。所述自适应胀套夹具还包括套装于芯轴1外部并夹垫于压紧螺母3和变径套2之间的压盖7,避免旋入压紧螺母3时破坏工件8端面表面。
本发明通过在变径套外壁加工凹槽使变径套外壁形成被槽分隔的多个支撑块,每个支撑块上形成一个小支撑表面,装夹工件后受压相对较大的支撑块能够被径向压缩,进而使受压相对较小以及与工件没有接触的支撑块能与工件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增大变径套外壁表面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受力面积,提高受力的均匀性,能够对工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定位,无需设置独立的轴向定位压盖结构,与现有的胀套夹具相比,结构简单、重量轻,能够节约夹具制造成本,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减少装夹步骤,利于提高装夹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中环磨料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中环磨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5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动叶装配末叶片铆钉孔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夹爪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