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定离子交换膜孔径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6450.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键;张学敏;王三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定 离子交换 孔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膜材料性能测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定离子交换膜孔径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88%~94%之间,严重阻碍了离子交换膜在工业方面的应用。湿法冶金工业溶液体系较为复杂,对膜的性能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膜的选择透过性方面。离子交换膜的基础理论为“双电层排斥—孔道封闭—空穴传递”,即膜孔径是影响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之一,由于离子交换膜上不均匀的大孔径很容易造成离子泄漏,从而降低了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因此,要提高膜的选择透过性,了解并准确测定膜面上孔径的分布及大小是关键问题所在。
目前,离子交换膜孔径的测定多采用扫描电镜法直接观察膜表面的情况,并计量孔个数。但由于采用的数据处理数学模型不同,得出的孔分布情况也不同,而且扫描电镜价格较贵,操作复杂,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了准确测定离子交换膜的膜孔径分布及大小,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离子交换膜膜孔径的装置,此装置可大大减少观测气泡时误差,且制作成本低、简单易操作、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大规模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测定离子交换膜孔径的装置,包括气体循环系统、进气室、样品室、气泡检测器、液体循环系统。所述的样品室上方盛有有机溶液,所述的气体循环系统、液体循环系统分别对应于样品室的左侧和右侧,其特征在于:
(1)气体循环系统由进气口、氩气压缩机、压力调节阀、精密压力表、连通阀、放气阀、气体流量计依次连接完成;
(2)液体循环管路依次由液体流量计、注射阀、溢流阀、加压泵、储液室组成,储液室低于样品室。
所述的气体流量计位于气体循环系统中,其中一端连接进气室。
所述的进气室位于样品室下方,由有机玻璃或者聚四氟乙烯制成,形状为长方体。
所述的样品室包括离子交换膜试样、十字压板及上方的有机溶液,离子交换膜为1张,平行放置,并用两张十字压板粘接且用卡槽固定在样品室中,十字压板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样品室上方的有机溶液由丙三醇、甘油三脂与水组成,其中丙三醇为80%,甘油三酯为10%,水为10%,此混合液表面张力为一固定值。
所述的气泡检测器与样品室上方溶液平行放置,用于观察测定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本发明具备的特点:该测定离子交换膜孔径的装置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用于测定离子交换膜膜孔径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1-氩气压缩机,2-压力调节阀,3-精密压力表,4-连通阀,5-放气阀,6-气体流量计,7-进气室,8-样品室(含十字压板及有机溶液),9-气泡检测器,10-液体流量计,11-注射阀,12-溢流阀,13-加压泵,14-储液室,15-离子交换膜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测定离子交换膜孔径的装置,包括气体循环系统、进气室7、样品室8、气泡检测器9、液体循环系统。所述的样品室7上方盛有有机溶液,所述的气体循环系统、液体循环系统分别对应于样品室的左侧和右侧,其特征在于:
(1)气体循环系统由进气口、氩气压缩机1、压力调节阀2、精密压力表3、连通阀4、放气阀5、气体流量计6依次连接组成;
(2)液体循环管路依次由液体流量计10、注射阀11、溢流阀12、加压泵13、储液室14组成,储液室14低于样品室8。
所述的气体流量计6位于气体循环系统中,其中一端连接进气室7。
所述的进气室7位于样品室8下方,由有机玻璃或者聚四氟乙烯制成,形状为长方体。
所述的样品室8包括离子交换膜试样15、十字压板及上方的有机溶液,离子交换膜样品为1张,平行放置,用两张十字压板粘接并用卡槽固定在样品室中,十字压板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样品室8上方的有机溶液由丙三醇、甘油三酯与水组成,其成分为:丙三醇80%,甘油三酯10%,水10%,此混合液表面张力为一固定值。
氩气经氩气压缩机1、气体循环系统进入进气室7,并通过放气阀4控制其气压;液体通过液体注液系统实现注液。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6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