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蕊花糖苷的医药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7131.1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成;梁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4 | 分类号: | A61K31/7034;A23L33/00;A61P25/00;A61P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蕊花 糖苷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保健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用途及其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N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具有修复神经损伤的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毛蕊花糖苷具有消炎、增强免疫、抗缺氧、抗癌、壮阳、抗衰老、增强记忆力、降血脂、通便、清除自由基、延缓骨骼肌疲劳、抗溶血、抗血小板凝聚等多种生理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毛蕊花糖苷的新用途。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毛蕊花糖苷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毛蕊花糖苷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保健品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保健品不用于防治帕金森病。
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本发明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问世是基于这样一个意外发现:苯丙素苷类化合物毛蕊花糖苷在体外均具有良好的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毛蕊花糖苷有望开发成为一种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保健品。
进而,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毛蕊花糖苷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较优选地,所述的毛蕊花糖苷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保健品中。
较优选地,所述的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保健品不用于防治帕金森病。
如本发明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毛蕊花糖苷,中文别名:麦角甾苷、阿克苷,分子量624.59,分子式C29H36O15,CAS号:61276-17-3,结构式如下:
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本发明的化合物毛蕊花糖苷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获得,亦可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从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中提取获得。其纯度均符合药用标准。
本发明的毛蕊花糖苷可以单独使用或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药物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的毛蕊花糖苷及可药用载体。较佳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0.1~99.9%重量百分比的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的毛蕊花糖苷。“可药用载体”不会破坏本发明的毛蕊花糖苷的药学活性,同时其有效用量,即能发挥药物载体作用时的用量对人体无毒。
所述可药用载体包括但不限于:软磷脂、硬脂酸铝、氧化铝、离子交换材料、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吐温或其他表面活化剂、血清蛋白、缓冲物质如磷酸盐、氨基乙酸、山梨酸、水、盐、电解质如硫酸盐精蛋白、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硅酸镁、饱和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物等。
其他常用的药物辅料如粘合剂(如微晶纤维素)、填充剂(如淀粉、葡萄糖、无水乳糖和乳糖珠粒)、崩解剂(如交联PVP、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润滑剂(如硬脂酸镁)以及吸收促进剂、吸附载体、香味剂、甜味剂、赋形剂、稀释剂、润湿剂等。
本发明的毛蕊花糖苷以及其药物组合物可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并可以通过肠道或非肠道或局部途径给药。口服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非肠道给药制剂包括注射液等;局部给药制剂包括霜剂、贴剂、软膏剂、喷雾剂等。优选为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毛蕊花糖苷以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以为口服、舌下、经皮、经肌肉或皮下、皮肤粘膜、静脉、尿道、阴道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7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