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视化流程图的智能问答多轮交互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7284.6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6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民;符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国力(镇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2 | 分类号: | G06F16/9032 |
代理公司: | 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视化 流程图 智能 问答 交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可视化流程图的智能问答多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在引导型节点中,自动添加引导话术:
在流程图中,当前引导型节点v可以流转到的节点集合为V+={v1,v2,...,vm},那么,在节点v上,自动利用V+节点名信息为v产生引导话术;
第2步,在应答型节点中,进行语义理解并保存补全的咨询历史:
第2.1步,当用户做出应答时,语义理解系统将用户的自然语言输入,映射到流程图中的应答型节点,此时将限定节点的范围,仅在系统上次流转到的引导性节点v的后续节点V+中;
第2.2步,当映射到具体的应答型节点后,该节点会将用户的咨询进行自动补全,将用户的最近咨询历史,同当前咨询合并起来,作为完整的咨询保存为最近的咨询历史;
为了完成语义理解,在两类节点中将附带有一系列语义文法,语义文法定义如下:
语义文法Semantic-Syntax为一个四元组:
Semantic-Syntax=<ID,Body>
其中,ID为文法的唯一性标识,两条不同的文法不能有相同的ID;
文法体Body是文法的核心元素,用于自然语言形式的匹配用户问题;文法体Body是对自然语言表达的泛化,反之,自然语言可以称作是文法体的具化;两者之间存在多对多的映射关系;Body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形式定义为:
上述定义中,各非终结符的含义如下:
1).Section:文法项,一个文法体由以通配符’*’作为间隔的多个文法项组成;
2).Constant:常量型文法项;
3).NeccessaryConstant:必选常量型文法项,由词类(WordClass)和常量词集(Words)组成;
4).WordClass:词类,为一组词(Word)所组成的集合的名称;词类所具体包含的词,可在文法体之外单独进行定义;
5).Words:常量词集,为一组词(Word)所组成的集合;
6).OptionalConstant:可选常量型文法项;
7).Variable:变量型文法项,由变量标志符’?’,变量标识(VariableID),变量名(VariableName)组成;
8).VariableID:变量标识,唯一确定一条文法中的变量型文法项;
9).VariableName:变量名,即变量型文法项的名称;
各终结符的含义如下:
1).″*″:通配符;
2).″<″,″>″:文法项括号;
3).″!″:词类标志符,表示其后为一个词类;
4).″?″:变量标志符,标识其后为一个变量标识和一个变量名;
5).″|″:逻辑或关系标志符,标识多个常量型文法间的“或”关系;
6).″(″,″)″:变量名括号;
7).″[″,″]″:可选文法项括号;
8).string:字符串常量;
对于一个具体的文法体b,可以计算其余用户咨询q的匹配度,从而决定q是否映射到b所在的节点;q与b的匹配分值Credit(b,q)考虑了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q被b所匹配的词的加权比例,二是b被p所映射到的文法项的比例,具体定义为:
其中,M为q中映射到b中的分词集合,M’=q-M,M’为q中未映射到b中的分词集合,G为b的所有文法项中映射到b的文法项;对于M和M’中的某个词w,IDF(w)体现了其在q中的重要程度,b.Sections就是由文法体b中的各个Section构成的集合;
IDF(w)=log(|所有节点附带的文法体集合|/|常量词中包含w的文法体集合|) (2)
0<ε<1是平滑因子;
第3步,在智能问答系统各种,用户可能会不按照系统给出的引导流程进行应答,而是转移到另外一个话题;
系统如下判断是否是进行了话题转移:将首先按照第2步中的方式进行语义理解,记匹配得分为c1,如果匹配失败,c1=0;同时,也在取消理解的约束范围,整个知识库中理解,记最大的匹配得分为c2;整个知识库包括多个流程型知识库,每个流程型知识库包括多个应答节点;如果c2-c1>max_credit_span,则认为用户转移了话题,其中;max_credit_span为话题转换的判断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国力(镇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国力(镇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72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安卓平台的矢量地图折线的实时渲染方法
- 下一篇:数据抓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