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7812.8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23 | 分类号: | E04B5/23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混凝土 双向 楼盖 及其 建造 方法 | ||
1.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其特征是:包括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短跨方向肋梁(15)、长跨方向肋梁(16)、楔形槽(17)、现场浇筑的混凝土(18)、长跨方向肋梁底部钢筋(19)、长跨方向肋梁顶部钢筋(20)、短跨方向肋梁底部钢筋(21)、短跨方向肋梁顶部钢筋(22)、现浇混凝土肋梁箍筋(23)、现浇混凝土肋梁腰筋(24)、楼盖的支座(25)、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的底部槽板(26)、底板(27)、底板钢筋(28)、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预制混凝土槽形块(30)、预制混凝土空心块的底部槽形块(31)、预制混凝土空心块(32);
所述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包括侧肋(2)、端肋(3)、横肋(4)、翼缘(5)、横肋空心孔(6)、面板(7)、预制混凝土(8)、面板钢筋(9)、横肋箍筋的架立钢筋(10)、侧肋及端肋的分布钢筋(11)、横肋箍筋(12)、侧肋底部钢筋(13)、侧肋顶部钢筋(14);
所述侧肋(2)为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长度方向两侧、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长度方向两侧、预制混凝土槽形块(30)周边和预制混凝土空心块(32)周边竖向的肋;
所述端肋(3)为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和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长度方向两端竖向的肋;
所述横肋(4)为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和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中间竖向的肋,设置在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和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翼缘(5)设置在侧肋(2)底部,且由侧肋(2)底部向外侧伸展;
所述横肋空心孔(6)设置在两个横肋之间,贯通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和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的横向;
所述面板(7)为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预制混凝土槽形块(30)和预制混凝土空心块(32)顶部的混凝土板;
所述预制混凝土(8)填充在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预制混凝土槽形块(30)和预制混凝土空心块(32)的内部;
所述面板钢筋(9)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双向布置在面板(7)的内部;
所述横肋箍筋的架立钢筋(10)为四个或四个以上,沿着横肋(4)平面内水平方向设置在横肋(4)的内部;
所述侧肋及端肋纵向分布钢筋(11)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沿着侧肋(2)及端肋(3)平面内水平方向设置在侧肋(2)及端肋(3)的内部;
所述横肋箍筋(12)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绕着横肋空心孔(6)设置在横肋(4)的内部;
所述侧肋底部钢筋(13)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沿着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和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侧肋(2)长度方向的底部设置在侧肋(2)的内部;
所述侧肋顶部钢筋(14)为一个,沿着预制混凝土条形槽板(1)和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侧肋(2)长度方向的顶部设置在侧肋(2)的内部;
所述短跨方向肋梁(15)为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短跨方向布置的肋梁;
所述长跨方向肋梁(16)为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长跨方向布置的肋梁;
所述楔形槽(17)为相邻两个侧肋(2)的外侧和相邻两个翼缘(5)的顶面所围成楔形的沟槽;
所述现场浇筑的混凝土(18)为在工程现场浇筑在楔形槽(17)、横肋空心孔(6)和楼盖的支座(25)处的混凝土;
所述长跨方向肋梁底部钢筋(19)为设置在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长跨方向肋梁(16)底部的钢筋;
所述长跨方向肋梁顶部钢筋(20)为设置在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长跨方向肋梁(16)顶部的钢筋;
所述短跨方向肋梁底部钢筋(21)为设置在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短跨方向肋梁(15)底部的钢筋;
所述短跨方向肋梁顶部钢筋(22)为设置在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短跨方向肋梁(15)顶部的钢筋;
所述现浇混凝土肋梁箍筋(23)为沿着楔形槽(17)布置的肋梁的箍筋;
所述现浇混凝土肋梁腰筋(24)为沿着楔形槽(17)布置的肋梁的腰筋;
所述楼盖的支座(25)为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周边的支座;
所述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的底部槽板(26)包括侧肋(2)、端肋(3)、横肋(4)、翼缘(5)、预制混凝土(8)、横肋箍筋的架立钢筋(10)、侧肋及端肋的分布钢筋(11)、横肋箍筋(12)、侧肋底部钢筋(13)、底板(27)、底板钢筋(28);
所述底板(27)是指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和预制混凝土空心块(32)底部的混凝土板;
所述底板钢筋(28)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双向布置在底板(27)的内部;
所述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29)包括预制混凝土条形空心板的底部槽板(26)、面板(7)、面板钢筋(9)和侧肋顶部钢筋(14);
所述预制混凝土槽形块(30)包括侧肋(2)、翼缘(5)、面板(7)、预制混凝土(8)、面板钢筋(9)、侧肋及端肋的分布钢筋(11);
所述预制混凝土空心块的底部槽形块(31)包括侧肋(2)、翼缘(5)、预制混凝土(8)、侧肋及端肋的分布钢筋(11)、底板(27)、底板钢筋(28);
所述预制混凝土空心块(32)包括预制混凝土空心块的底部槽形块(31)、面板(7)和面板钢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78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