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聚四氟乙烯增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8160.X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风;杨辉;樊先平;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C04B41/48 | 分类号: | C04B41/4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聚四氟乙烯 增强 泡沫 混凝土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聚四氟乙烯增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隔热保温、防火、施工方便、环保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建 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等工程。但由于其具有较高吸水率,易导致导热系数上升,保 温性能下降和表面抹砂浆时易出现开裂、空鼓等不良现象,因此需要对泡沫混凝土进行 憎水处理。目前,用来提高泡沫混凝土憎水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在泡沫混凝土制备过程中 添加憎水剂,但会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干密度等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憎水性能 增加也不是很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聚四氟乙烯增 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增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是将泡沫混凝土浸 入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中,浸渍10~30min后取出;依次经干燥、烧结处理,得到经增 强的泡沫混凝土;
所述干燥是指:在50~100℃条件下干燥4~8h;
所述烧结是指:将干燥后的泡沫混凝土放入高温烧结炉内,以下述方式进行烧结: 以60~100℃/h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到290℃;保温30~60min后,以30~60℃/h 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到350℃~370℃;保温10~30min后,以60~100℃/h的降温 速度降到290℃,保温30~6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中,所述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是指指聚四氟乙烯的水相分散液,其中聚四氟乙 烯的粒径≤0.5μm,固含量≤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利用氟树脂强疏水性能对泡沫混凝土进行增强处理,经过浸渍、干燥、烧结等 过程,能有效降低泡沫混凝土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较未处理的下降50~90%),从而提 高泡沫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施工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泡沫混凝土浸入PTFE分散液中(PTFE粒径≤0.5μm,固含量≤10%),10min 后取出,50℃环境中干燥8h,随后采取如下制度进行烧结:以60℃/h从室温升到290℃, 保温30min后,以30℃/h继续升温到370℃,保温10min后,以60℃/h降到290℃, 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检测,经增强处理的泡沫混凝土,其饱和吸水率 较未处理泡沫混凝土下降50%。
实施例2
将泡沫混凝土浸入PTFE分散液中(PTFE粒径≤0.5μm,固含量≤10%),30min 后取出,100℃环境中干燥4h,随后采取如下制度进行烧结:以100℃/h从室温升到 290℃,保温60min后,以60℃/h继续升温到350℃,保温30min后,以100℃/h 降到290℃,保温6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检测,经增强处理的泡沫混凝土, 其饱和吸水率较未处理泡沫混凝土下降70%。
实施例3
将泡沫混凝土浸入PTFE分散液中(PTFE粒径≤0.5μm,固含量≤10%),20min 后取出,80℃环境中干燥6h,随后采取如下制度进行烧结:以80℃/h从室温升到290℃, 保温45min后,以50℃/h继续升温到360℃,保温20min后,以80℃/h降到290℃, 保温4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检测,经增强处理的泡沫混凝土,其饱和吸水率 较未处理泡沫混凝土下降90%。
对比实施方式
以下对比例,均以上述3个案例中的饱和吸水率下降最多的案例—实施例3作为基 础进行设置。
对比例1
将实施例3中“PTFE粒径≤0.5μm”更换为“PTFE粒径>0.5μm”,其余同于 实施例3。饱和吸水率较未处理泡沫混凝土下降30%。
对比例2
将实施例3中“固含量≤10%”更换为“固含量>10%”,其余同于实施例3。饱和 吸水率较未处理泡沫混凝土下降40%。
对比例4
将实施例3中“以50℃/h继续升温到360℃”更换为“以50℃/h继续升温到380℃”, 其余同于实施例3。饱和吸水率较未处理泡沫混凝土下降30%。
对比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8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有机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综合性能高的高品质透水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