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8241.X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6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3/18;D06B23/20;D06P1/38;D06P1/46;D06P1/673;D06P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染料 浸渍槽 浸轧 冷轧堆染色 染色 碱剂 染色技术领域 后处理 堆置装置 固色碱剂 染色设备 稳定问题 对设备 扩散性 除氧 收卷 | ||
本发明涉及染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染色设备包括第一浸渍槽、第一轧车、透风装置、第二浸渍槽、第二轧车和收卷堆置装置。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次浸轧:织物依次经过第一浸渍槽和第一轧车;其中第一浸渍槽内含有活性染料和除氧酶;(2)透风处理1~4分钟;(3)二次浸轧:织物依次经过第二浸渍槽和第二轧车;其中第二浸渍槽内含有碱剂;(4)后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方法,把活性染料和碱剂分开浸轧,解决了因活性染料和碱剂在浸轧之前反应,导致活性染料的扩散性下降和得色不稳定问题;扩大了活性染料和固色碱剂的选择范围,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可以不用比例泵,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冷轧堆工艺,因为固色率高,能耗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印染厂得到广泛的应用。最早的冷轧堆工艺,是活性染料和碱剂混合在一起化料,然后加入到浸渍槽中,织物通过浸轧活性染料和碱剂的混合液染色。因为活性染料和碱剂混合在一起,而且时间比较长,所以活性染料和固色碱剂的选择局限性比较大,反应性强的活性染料耐碱性较差,造成头尾色差很难控制,只能染一些中浅色,耐碱性好的活性染料,反应性较弱,反应不完全,固色率低,也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冷轧堆染色。碱剂一般采用小苏打或者纯碱和小苏打的混合物,因为碱性比较弱,所以活性染料的固色率不是很高,同时一些反应性弱的活性染料也不适用。碱性较强的碱剂如烧碱、磷酸三钠、泡花碱等,因为容易造成化料桶内导致活性染料的水解,所以不能选用。即使选用最佳的活性染料和碱剂组合,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活性染料的水解,导致染色前后产生色差。所以这种冷轧堆染色局限性比较大,一般只能用于要求不高的中浅色。
后来科研工作者成功的开发了耐碱活性染料和相对应的固色碱剂,加上印染设备中比例泵的成功应用,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活性染料冷轧堆也能够染得深浓色。就是化料桶内活性染料和碱剂分开化料,通过比例泵混合打入到浸渍槽内,避免了化料桶内活性染料和碱剂的反应,经过比例泵,活性染料和碱剂混合均匀,因为选用了耐碱的活性染料和相对应的碱剂,混合后的工作液相对于常规的活性染料和碱剂组合,扩散和染色性能明显的改善。但活性染料和碱剂必须是混合之后再浸轧到织物上,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活性染料遇碱后的扩散性差和得色不稳定性问题,活性染料和碱剂的选择也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本较高,工艺控制要求严格,对于一些特殊的艳橙色、嫩黄色和艳蓝色,仍存在着渗透扩散性不佳,活性染料利用率低,色光不稳定,染深性不佳,布面不均匀现象。同时,染色前织物要经过前处理,因为织物前处理后烘干落布堆放在布车内,导致布面的温度不一致,同样影响染色效果,容易产生色差。
还有,因为在实际的生成过程中,前处理经过氧漂以后,布面不可避免的会残留双氧水,因为双氧水的残留,很容易在冷堆染色时产生色差和布面“白点”,特别是在染浅色织物是,出现“白点”和色差的几率会更大。常规的冷轧堆染色因为染浴中有较强的碱剂,除氧酶不能和碱剂同浴,所以在染色之前,必须增加一道除氧酶脱氧工序,才能保证色光的稳定和布面的均匀一致,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方法以及与该方法相适应的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设备,包括按照织物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浸渍槽、第一轧车、透风装置、第二浸渍槽、第二轧车和收卷堆置装置。
收卷堆置装置之后还设置有清水洗槽、酸中和槽、热水皂洗槽、冷水洗槽和烘干装置。
一种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浸轧:织物依次经过第一浸渍槽和第一轧车;其中第一浸渍槽内含有活性染料和除氧酶;
(2)透风处理1~4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未经张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8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因素位置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PE索与索夹球连接性能的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