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辅助气孔的阀体总成及真空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8418.6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谢飞;常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7 | 分类号: | B60T1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辅助 气孔 阀体 总成 真空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辅助气孔的阀体总成及真空助力器。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广泛应用于各类液压制动汽车,其作用是利用膜片两侧的压力差产生助力使车辆制动轻便。卡车的真空助力器一般装配在驾驶室内部。
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助力器A及其阀体总成3分别如图1、图2所示。阀体总成3包括阀体8、阀芯总成5、空气滤清圈2和消音圈1。阀体总成5包括推杆4、形成空气阀B和真空阀C的控制阀、反馈盘6和回位弹簧7等。阀芯总成5、空气滤清圈2和消音圈1安装在所述阀体8的中心孔9内。阀体总成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空气与真空进入真空助力器得工作腔(包括空气腔I和真空腔II)。以空心箭头代表空气流动方向,空气先后经过空气滤清圈2、消音圈1到达空气阀B,推动推杆4,空气阀B打开,空气经由空气阀B进入真空助力器A。真空助力器A为市售常见部件,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在北方寒冷地区,驾驶员使用暖风会导致驾驶室内外部温差变大,较高温度的驾驶室内部会形成水汽或产生冷凝水,卡车的装配在驾驶室内部的真空助力器长期暴露在这种使用环境下,空气滤清圈与消音圈内容易吸水。当车辆不使用在外部放置一段时间之后,空气滤清圈与消音圈会结冰,导致空气无法进入空气阀,最终导致制动无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真空助力器在寒冷地区因温差导致的空气滤清圈与消音圈结冰使真空助力器丧失助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辅助气孔的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包括阀体、阀芯总成、空气滤清圈和消音圈,所述阀芯总成、所述空气滤清圈和所述消音圈安装在所述阀体的中心孔内,所述阀体还开有与所述中心孔连通的辅助气孔,所述消音圈具有能够遮挡所述辅助气孔的凸缘。
作为优选,所述凸缘的材料的热收缩系数高于所述阀体的材料的热收缩系数,从而当温度低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凸缘收缩完全打开所述辅助气孔。
作为优选,当温度高于第二预定值时,所述凸缘膨胀完全阻挡所述辅助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总成包括推杆、控制阀、反馈盘和回位弹簧。
一种真空助力器,所述真空助力器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具有辅助气孔的阀体总成,空气经所述辅助气孔和/或经所述空气滤清圈和所述消音圈进入所述真空助力器。
作为优选,当温度低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凸缘收缩完全打开所述辅助气孔,空气经所述辅助气孔进入所述真空助力器。
作为优选,当温度高于第二预定值时,所述凸缘膨胀完全阻挡所述辅助气孔,空气仅经所述空气滤清圈和所述消音圈进入所述真空助力器。
当消音圈与空气滤清圈因结冰而无法通过空气时,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辅助气孔进气,不会导致真空助力器失效。
进一步地,利用材料本身的热收缩系数不同,当温度较低时,辅助气孔自动被打开补充进气,而温度较高时空气滤清圈和消音圈能够正常通过空气,此时辅助气孔自动被关闭不再进气,在高、低温环境下保持了真空助力器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真空助力器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阀体总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体总成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阀体总成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消音圈,11、凸缘,2、空气滤清圈,3、阀体总成,4、推杆,5、阀芯总成,6、反馈盘,7、回位弹簧,8、阀体,9、中心孔,A、真空助力器,B、空气阀,C、真空阀,I、真空腔,II、空气腔,X辅助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和图4,真空助力器A及阀体总成3的其它结构与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相同,因此不再详细描述,不同之处在于,阀体8上还开有与中心孔9连通的辅助气孔X,消音圈1还具有凸缘11。
一般情况下,空气滤清圈2的材料为泡沫橡胶,消音圈1的材料为毛毡、海绵,消音圈1的凸缘11微微遮挡辅助气孔X从而将其堵住。如图中空心箭头所示,工作时,空气先后经空气滤清圈2、消音圈1到达空气阀B,还有一部分空气能够吹开凸缘11而经辅助气孔X进入空气阀B,即使消音圈1和空气滤清圈2被冻住,空气依旧能够经辅助气孔很快地进入空气阀B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8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