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息视频素材标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9223.3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薇华;刘姣;田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传媒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息 视频 素材 标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息视频素材标引方法,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璀璨的文化中,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 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不计其数的璀璨文化, 对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也从未停止过。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 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30年间不断开展申报各类世界遗产的工 作。迄今,我国已有45项世界文化遗产,并有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教 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更好地保护数量众多的珍贵文化遗产,我国在各地设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并组织实施了各类有形、无形文化遗产的申报和整理。目前,我国已审 批通过123个历史文化名城、五批共百余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并将十大类共计 15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这些文化遗产分散庞杂、随时面临消亡,对其进行保护迫在眉睫。在各 项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中,对遗产资料的数字化保存被认为是最能永久保存文化内 核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已通过多种媒体途径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录入和保 护。
但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存在如下难度:
1)地域分散,不易整合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辽阔的国土孕育出了数不清的灿烂文化。但也 正因为地域的辽阔,使得我国文化遗产较为分散,不易整合,这种情况又以非物 质文化遗产为甚。如傩舞这一文化形式,江西傩舞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傩舞文化又不仅仅存在于江西地区,根据资 料记载,广东、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地都有傩舞这种文化形式,但是由于 地域和人文差异又各有特色。2008年,山西、安徽、福建、广东、甘肃等地的 傩舞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扩展名录,进一步扩充了傩舞艺术 的文化体系。由此可见,由于文化遗产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且分布分散,且目前 有效的信息资料互通能力较弱,不利于整体文化遗产的有效整合,文化的体系化 整理难度较大。
2)形态庞杂,不易保存
在无数文化遗产中,既有宫殿、陶瓷等有形的物质遗产,也有歌谣、舞蹈等 无形文化,甚至还有雕刻等依附在特定人群中的技艺,文化形态各异,无法单纯 用某一条或几条保护措施来穷尽。比如有形文化遗产面临材料老化甚至因不可抗 因素产生的损耗、消亡;而存在于无形中地方非物质文化则面临不易记录等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面临着如何有效保存的困境。对于文化遗 产来说,其本体的损耗甚至消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对其做好必要 的记录和资料留存,成为当前文化保护工作者致力突破的焦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已开始应用数字可视化技术将文化资料予以保存。迄 今为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集中依托于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中。但目前的文化 遗产数字存储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分散不成系统,制作者并没有根据用户的用词 习惯对关键词进行标引,不便检索和查询。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息视频素材 标引方法,所作标引便于检索和查询,检索效率高,查询速度快。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息视频素材标引方法,其至少包括:
根据互联网对全息视频的搜索结果建立并定期更新关键词库;
根据关键词使用频率调整关键词权重;
根据用户使用频率建立并更新该用户的局部关键词库;
基于上述关键词库和所标引的视频素材特征,给出备选的关键词;
根据用户选择确定标引关键词完成标引。
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全息视频素材标引方法,便于检索和查询,使 检索效率高,查询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全息视频素材标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全息视频素材标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全息视 频素材标引方法,其至少包括:
根据互联网对全息视频的搜索结果建立并定期更新关键词库;
根据关键词使用频率调整关键词权重;
根据用户使用频率建立并更新该用户的局部关键词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未经中国传媒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9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相似度的图像检索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多模式搜索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