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0482.8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乐凝 |
主分类号: | E03C1/04 | 分类号: | E03C1/04;E03C1/046;E03C1/048;E03C1/084;E03C1/05;E03C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水量较少的带风干功能的洗手盆,属于洗手盆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风干功能的洗手盆,通常就是采用采手盆洗手,就是在洗手盆旁设有自来水龙头,拧开龙头后水流出,手伸到水注下方洗手,洗完后后,再用毛巾或纸巾将手擦干,或是在洗手盆附近的墙壁主固定有干手器,再把手伸到干手器下,干手器感觉到有物品进行干燥区域就会自动工作,向下吹出热干使手干燥。由于带毛巾外出不方便,毛巾也容易滋生细菌一般专人专用,因此,用毛巾擦手通常只适合家庭,在公众场所一般要么采用纸巾擦手,要么用干手器。
如果采用纸巾擦手,洗一次手至少要用一张纸,对纸的需求量巨大,不利于保护自然。采用干手器有两个不足,一个是能耗大,另一个是需要提供单独的干手器,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耗较低的包括洗手和干手功能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较低的包括洗手和干手功能的带风干功能的洗手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手机,主要包括洗手盆1,洗手盆安置在洗手台2上,洗手盆下方设有排水管11,所述的洗手机还包括水箱3、气泵4、射流器5和控制器,水箱安置在洗手盆下方的洗手台内,围绕洗手盆的外壁上部设有一圈喷雾管12,在位于喷气管内的洗手盆外壁上设有喷雾孔13,使喷雾管内的水气混合物能够从喷雾孔13喷入洗手盆内;所述的喷雾管12与射流器5的出口端连通,射流器5的入口端与气泵4的出气端连通,射流器最狭窄处的内孔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内有水。
在洗手台2的内孔还设有洗手液瓶6,洗手液瓶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射流器最狭窄处的内孔连通,在洗手液瓶与射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洗手液单向阀。
在洗手台2上端面设有洗手液添加口21和加水口22,洗手液添加口21通过一条软管与洗手液瓶6相连,加水口22通过一条送水管与水箱相连。
水管上设有水管单向阀。
在洗手台2上端面还设有红外感应区23,在红外感应区设有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气泵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当把手伸到红外感应区,红外感应器检测到有手进入就会将需要洗手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打开气泵使气泵工作,喷雾孔向外喷出水气。
有益效果
1、洗手时,将手伸进红外感应区,当红外感应区感应到有手,就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打开气泵、水管单向阀和洗手液单向阀,气泵工作吸入空气加压吹进射流器,射流器吸入水及洗手液形成水气混合物,从洗手盆壁上的喷雾孔喷出实现洗手功能,有助于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示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的局部剖示图;
图4是本发明的洗手盆的局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洗手机,主要包括洗手盆1,洗手盆安置在洗手台2上,洗手盆下方设有排水管11,排水管将洗手盆产生的废水排到排污管或污水收集桶。
所述的洗手机还包括水箱3、气泵4、射流器5和控制器。水箱安置在洗手盆下方的洗手台内,围绕洗手盆的外壁上部设有一圈喷雾管12,在位于喷气管内的洗手盆外壁上设有喷雾孔13,使喷雾管内的水气混合物能够从喷雾孔13喷入洗手盆内;所述的喷雾管12与射流器5的出口端连通,射流器5的入口端与气泵4的出气端连通,射流器最狭窄处的内孔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内有水。
所述的射流器为中间缩窄两端对称的圆管。
当气泵工作时,从洗手台内孔中吸入空气,加压后向上进入射流器,再从射流器向上喷射进入喷雾管内。气流快速流过射流器最狭窄处时,根据文氏管的原理,就会在与其连通的水管出口端产生强大的负压,从而吸动水箱中的水流入射流器内孔,进入射流器内孔的水流被快速流过的气流击碎并混合形成一股压力较大的水气混合物,水气混合物进入喷雾管后从喷雾孔喷入洗手盆内,对在洗手盆内的手进行冲刷,实现洗手功能。由于是水与气混合形成水气混合物,比直接用水洗手更为省水。
在洗手台2的内孔还设有洗手液瓶6,洗手液瓶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射流器最狭窄处的内孔连通,在洗手液瓶与射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洗手液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乐凝,未经刘乐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0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