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急诊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0674.9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玉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7/04;A61P17/02;A61K33/28;A61K35/3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急诊 外伤 出血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急诊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出血是创伤中的常见损伤,外伤出血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伤、工伤越来越多,外伤出血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出血后会给伤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给家庭带来负担。出血后止血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所以有必要研制一种药物,缩短止血的时间,从而减少伤者的痛苦,挽救患者的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急诊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用于急诊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红粉1-2份;血竭2-5份;蛇床子5-8份;皂角刺5-10份;黄芪10-20份;当归6-10份;博落回10-15份;两面针5-10份;苏木5-10份;白茅根10-20份;红药子5-10份;虫白蜡3-5份;血余炭1-5份;三七5-10份;蒲黄5-10份。
各药物组成的药物作用:
红粉:【性味归经】性热,味辛。归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拔毒、除脓、去腐、生肌。属拔毒生肌药。
血竭:【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咸。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祛瘀定痛、止血生肌。属拔毒生肌药。
蛇床子:【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皂角刺:【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消肿托毒、排脓、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黄芪:【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当归:【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博落回:【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有毒。归心经、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消肿解毒,杀虫止痒。属杀虫止痒药。
两面针:【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苏木:【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咸。归心经、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白茅根:【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经、胃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属止血药下属中的凉血止血药,具止血作用。水浸剂具利尿作用,对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转阴率有显著效果。此外,还具有抗菌作用。
红药子:【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微苦、涩。归胃经、脾经、膀胱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止血,活血,养血,止痢,收敛止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虫白蜡:【性味归经】性温,味甘、淡。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止血、生肌、定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血余炭:【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化瘀,利尿。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三七:【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蒲黄:【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肝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止血、化瘀通淋。属止血药分类下的化瘀止血药。
将上述各药物制成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
将上述红粉、血竭、蛇床子、皂角刺、黄芪、当归、博落回、两面针、苏木、白茅根、红药子、虫白蜡、血余炭、三七、蒲黄各药物磨成粉末并混合,后用文火翻炒30分钟既得本发明的药物粉末,使用时将适量的本发明药物粉末撒在出血创面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急诊外伤出血的中药组合物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结合创伤外出血病特点组方而成的中药外用药,止血作用好,对减少创面渗出,抗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同样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玉涛,未经许玉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06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服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