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燃气灶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31102.2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6801895A 公开(公告)日: 2017-06-06
发明(设计)人: 张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 元壤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4C3/12 分类号: F24C3/12;A47J27/00;A47J36/06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代理人: 赵继明
地址: 201108 上海市闵行***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智能 燃气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逐渐变为营养、口感、味道等多维标准,因此我国城市中家庭烹饪工具仍以燃气灶为主,其它形式的电加热设备(如电磁灶,微波炉等)由于种种原因均不能在短时间内替代燃气灶成为家庭厨房主要烹饪设备。

但是现在的燃气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目前家庭用燃气灶相比于电加热设备存在以下几项弱点:

·无法对加热值自动控制

·无法定时关闭

·无程序化操作

·燃烧介质安全性

此外,由于各地区燃气中成分存在差异(杂质种类以及纯度等),因此其热值不同,燃气灶加热效率无法精确控制。

综上所述,现有的燃气炉灶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油温,不能帮助厨师提高烹饪效果。中国专利CN 103925620A公开了一种燃气炉灶,包括厨具工作台、面板、后板和左右侧板,厨具工作台上具有燃烧器,燃烧器底部具有混风室,混风室通过进风管连有进风电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在燃烧器附近的位置设置,其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排油烟机的排风电机的开启或关闭。然而该燃气炉灶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是的燃烧器附近的温度,而不是油温,无法很好地油温进行控制,需要有经验厨师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燃气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燃气灶,用于为烹饪器具加热,包括控制主机和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主机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线连接,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设于烹饪器具的锅盖上或油烟机上;

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烹饪器具内的液温发送至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根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反馈控制燃气灶对烹饪器具加热状态。

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激光温度传感器。

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主动式温感器。

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和数据收发器,所述数据收发器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得到的液温,并在控制主机的控制下向便携式计算设备发送烹饪操作指示,与烹饪实际状态同步。

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人机交互组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得到的液温融合得到收敛液温后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组件通知。

所述智能燃气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烟火传感器,所述烟火传感器与控制主机连接,并在检测到厨房失火时向控制主机发送失火信号,由控制主机控制燃气灶燃烧器关闭。

所述烟火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传感器组。

所述智能燃气灶还包括受控阀,所述受控阀设于燃气灶燃烧器的进气管路中,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控制受控阀的开度和开闭分别控制燃烧器的火力和加热时间。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且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一种烹饪器具用锅盖,其上设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且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烹饪器具内的液温,主要是油温,还包含汤汁的温度,控制主机根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情况,可以提高对于火候的把握,便于经验不足的用户也可以烧出可口的饭菜。

2)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激光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油温,并且受炒菜时油烟的干扰小,此外红外温度传感器成本低,激光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精确。

3)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主动式温感器,具有更长的续航。

4)向便携式计算设备发布烹饪指导,同步提示烹饪操作步骤,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人机交互,方便扩展,降低成本。

5)控制主机自身配备人机交互组件,使用方便。

6)烟火传感器可以在厨房失火时控制燃烧器关闭,更加安全。

7)烟火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传感器组,减少部件,更简洁,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燃烧器,2、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3、控制主机,4、烹饪器具,5、油烟机,6、压力传感器,7、燃气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壤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元壤实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1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