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多功能一体水泥浇注泵车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1817.8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尔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多功能 一体 水泥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式多功能一体水泥浇注泵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蒸蒸日上,随着工程机械成为经济支柱型产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一种:水泥搅拌机输送泵车(又称混凝土搅拌机),是用来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并将搅拌好的水泥成功输入到工程需要的地方的一种机械,引申而言,水泥输送泵是一种专门用来输送水泥的新型低压气力输送设备,是喷射输送泵的一种,该设备可广泛适用于电力除灰、建材中转、大型建筑工地等行业但是现在水泥搅拌机械种类繁多,功能比较单一,水泥混合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还降低了楼房的使用年限,导致了危楼率的大幅度提升,因而且现在都是高楼空中作业,对于地基而言深度要充足,水泥注入地面以下很深的距离,但是我们的机械水平有限,水泥输送的深度有限,直接导致对我们楼房高度进行大幅限制,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繁重的发展中国家,这样国情下会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泥泵车发展才刚刚起步,相对发达国家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发展一种新型轮式多功能一体水泥浇注泵车机械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轮式多功能一体水泥浇注泵车,主要是通过多功能轮式一体化泵车体完成水泥的一系列的工作过程。
本发明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轮式多功能一体水泥浇注泵车,包括混合搅拌箱、二级混合箱、混凝土终极输送喷头、回收箱,整个装置安装在装置主架上,所述装置主架是由型钢焊接而成框架结构,所述装置主架底部前侧两端安装有前车轮,两侧所述前车轮轴端部安装有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倾斜置于地面,所述装置主架后部底侧两端安装有后车轮,两侧所述后车轮轴端固定连接有输送装置固定板,所述装置主架一侧设置有混合搅拌箱固定架,所述混合搅拌箱固定架,上部安装有所述混合搅拌箱,中间位置安装有所述二级混合箱,一级输送管一端连接在所述混合搅拌箱一侧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二级搅拌箱箱体上,所述混合搅拌箱中间外侧顶部设置有搅拌齿轮,顶部边侧安装固定有鼓风涡轮机,所述鼓风涡轮机侧部设置有鼓风电机,所述输送装置固定板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原料输送滚筒,所述原料输送滚筒上缠绕有原料输送平带,所述原料输送滚筒端部连接有原料输送电机,所述混合搅拌箱底端安装有收集器,所述收集器边侧连接有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收箱上,所述混合搅拌箱外壳上开有圆形视察窗体,所述搅拌混合箱顶部安装有搅拌中间齿轮,所述搅拌中间齿轮安装在所述主搅拌电机输出轴端,所述主搅拌电机安装在所述装置主架内部平行于二级搅拌箱一侧,所述二级搅拌箱底端连接有所述回收箱,所述回收箱出口端面上连接有二级输送管道,所述二级输送管道上安装有喷注装置旋转球,所述二级输送管道底部侧面附着安装有喷注装置支撑架,所述喷注装置支撑架底端安装有支撑液压缸,所述支撑液压缸两端倾斜固定在所述二级输送管道底端,所述二级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在三级输送管道端部,所述三级输送管道端口处连接有增压喷管,所述增压喷管另一端装配有过渡喷头,所述过渡喷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混凝土终极输送喷头,所述增压喷头外部周侧安装有喷管支撑肋板,所述二级输送管与所述装置主架结合部位设置有回旋转盘,所述装置主架内部边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轴安装有一些列水管。
上述结构中,所述输送电机带动所述输送滚筒和所述输送平带转动,带动原料持续不断输送原料到所述混合搅拌箱内部,打开所述搅拌电机带动所述中间搅拌齿轮和所述搅拌齿轮对所述混合搅拌箱内的原料进行持续搅拌,残余原料通过所述回收箱和所述回收管道进入到所述回收箱中,最后配合原始原料进入所述二级搅拌箱内部,所述二级搅拌箱内成品混凝土料通过所述二级输送管道和所述三级输送管道,进入所述增压喷管,最后经过所述过渡喷头由所述混凝土终极输送喷头将混凝土喷入到地面以下一定距离,中间配合所述水泵,经过所述水管,持续不断给所述一些列搅拌箱通入混合原料需要的水资源,整个输送管可以通过所述回旋转盘控制整个输送管道的回旋位移,所述支撑液压缸对整个输送管道提高空间支撑力,保证其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尔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尔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1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球穿芯节点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方法